可能是我太孤陋寡闻了,鲍尔吉·原野这个名字一直没听说过,乍一看,还以为是个老外,读了介绍,方知他是个蒙古族作家,“十年来,他成为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多次获得国内大奖,2003年《人物》杂志封面人物,出版散文集18种”。朋友寄来的书中有一本他的散文《草木精神》,顺手翻了几页,真真印证了那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俗语,我完全被他那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的坦诚文字所征服,反复阅读多遍,爱不释手。
从大草原走来的他的与众不同处,便是喜欢站在被写体的立场写作。他所描绘的世间真善美,带有蒙古人与生俱来的率真、清新、哲理,野心与童心并存。作品豪放、幽默、睿智、细腻,极富亲情感。与草木为友,这是鲍尔吉·原野写作其“草木精神”诸多文字的重要前提,足见他的精神世界从草木获益良多。
他所欣赏的草木精神即“生长、缄默,不在意大红大紫,不拘泥环境条件,节制,合作,甘于卑下,寓生命于色彩,善御寒,天真,担当,敢于腐烂而不留一丝痕迹,柔软,坚硬,对蜜蜂鸟类不产生排异反应,成林,着装得体,高的高矮的矮,遍布一切之地”。(摘自“序”)----实在是个读懂、悟透了草木的人。
再看他对庄稼的绝妙比喻:粮食里玉米个头最大,如兵卒,常被碾碎。其次是高粱,美艳而粗粝,其豪气化杯中物。大米是城里娘们儿,阴柔绵软。麦子乃正房发妻,温良和顺。小米为王,不温不火,静观万物,以小制大,是中国的王。至于鸡鸭鱼肉、熊掌牛鞭,则是幕僚门客侠人暗娼,一顿而已矣,两三顿而已矣,转瞬荣华奄忽泔水缸内。它们哪里有小米的安详宁静。(摘自“小米真小”)----谙熟庄稼秉性,惟妙惟肖的拟人!
他对惊蛰是这样认识的:谁说冬眠不是一种危险?醒不过来如何?以及到底在哪一天醒来?惊蛰有如惊堂木,握在天公手里,“啪”地一声,唤醒所有的生命。(摘自“惊蛰”)----动感十足!
他的座右铭是“与友人交往像花牛犊一样温顺;与亲人交往像黑牛犊一样温顺;与兄弟交往像黄牛犊一样温顺。”----不对牛羊熟知得至深至彻,恐怕不可文此。
超级喜欢这些充满大地意识的不矫揉造作的文字!像原野上的风儿一样自然清新。读着读着,我会随他而去----闻着蒙古大草原的芬香, 让心飘荡在空中, 让旷野化成飞毯, 载着心灵去旅行......;或让心扎根于沃土,
让动植物伴于左右,嗅着野香打个盹......
手头还有一本他的《掌上流云》,打算带到下周开始的外游中读,让旅情更浓郁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