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标签:
力士乐维修液压泵油泵柱塞泵 |
分类: 文章资讯 |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1.困油现象
为了使齿轮泵能连续平稳工作,必须使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ɛ>1,以保证工作的任~瞬间至少有一对轮齿在啮合,于是总会出现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情况,这时就在两对啮合的轮齿之间产生一个和吸、压油腔均不相通的闭死容积,称为困油区,使留在这两对轮齿之间的油液困在这个封闭的容积内。随着齿轮的转动,困油区的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如图3—5所示,当容积缩小时[由图A(a)过渡到图A(b)],由于无法排油,困油区内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随着齿轮的继续转动[由图A(b)过渡到图A(C)],困油区容积又逐渐变大,由于无法补油,困油区形成局部真空。这种需要排油时无处可排,而需要被充油时,又无法补充的现象就叫做困油现象。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很大危害。由于油液的压缩性很小,而且困油区又是一个密封容积,所以被困油液受到挤压后,就从零件配合表面的缝隙中强行挤出,使齿轮和轴承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同时产生功率损失,还会使油温升高。当困油区容积变大时,困油区形成局部真空,油液中的气体被析出,以及油液气化产生气泡,进入液压系统,引起振动和噪声。此外,还使泵的流量减少,造成瞬时流量的波动性增加。
消除困油的方法,通常是在齿轮泵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见图A(d)所示],当困油区容积变小时,使困油容积与通向排油腔的卸荷槽相通,将困油区中的油液排出;当困油容积变大时,则通过另一卸荷槽,使困油容积与吸油腔相通,实现补油。
http://s13/mw690/001tMhl1gy6QA8cSqxSac&690
②径向间隙泄漏。通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泄漏,其泄漏量占总泄漏量的15%~20%。
③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泄漏。这种泄漏量较小,因此,普通齿轮泵的容积效率较低,输出压力也不易提高,故齿轮泵一般用于低压系统。
在中高压齿轮泵中,为了减小轴向间隙泄漏,通常采用浮动轴套或弹性侧板对端面轴向间隙进行自动补偿。图B所示是采用浮动轴套的一种典型的结构。图中轴套1和2是浮动安装的,轴套的左侧容腔用特制的通道与泵的压油腔相通。当泵工作时,轴套1和2受左侧油压的作用右移,贴靠在齿轮的端面上,压力越高,贴的越紧,从而可以减小间隙并自动补偿端面磨损量。实践证明,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