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抗战镇江沦陷文化 |
《沦陷》写的是镇江沦陷。原想用《镇江沦陷期的女人们》或《镇江沦陷日记》,发表时编辑意见用《沦陷》,这个题目好,像小说,我同意了。原题目长且不说,还像记实文学,缺乏小说味儿道。
笔者以文学形式反映抗战题材,酝酿已久。多年来,一直注意对日本侵略和抗战素材的收集。
笔者收藏有一册张怿伯先生1938年自费印制的《镇江沦陷记》(开本17×9.5厘米),钤印有“金陵中学文理学院图书馆章”,且保存完好(除我收藏的这本1938年印制的《镇江沦陷记》外,据载还有两本存世:一本为镇江档案馆保存,一本为出版人范用先生珍藏)。《镇江沦陷记》写到:“自从日冠到镇第二天(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起,镇江妇女处境无异人间地狱,所受苦难罄竹难书,实为国家社会,永不能忘之惨痛。鬼子兵从一大早,直至夜晚更深,成群结队,携带长枪、手抢、利斧、剌刀等杀人武器,面目狰狞,穷凶极恶,穿梭不断地走入人家,任意穿房入室搜寻妇女,一被见到,如同饿虎扑羊……”。笔者还收藏有反映镇江沦陷前后的日记、随笔等,尤以1937年1月至12月的一位女教师的日记较珍贵,日记细致入微地记载了镇江沦陷和日记主人的切身感受。
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深重的灾难,而作为弱者的女人往往就更为不幸。女人们的种种遭遇总是被侵略国中最不忍卒读的一页。《沦陷》将视线的焦点放在了一群在镇江土生土长的女人身上,她们中有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女教师,有大腹便便的孕妇,有爱国进步的女学生,有机关女职员,也有慈爱坚强的母亲。她们是那场惨无人道的日本侵华战争中镇江妇女的缩影,也是中国妇女的缩影。然而,她们并不只有柔弱,在重重苦难之下她们爆发出了不亚于热血男儿的坚强和刚烈。在没有男人膀臂的呵护下,辗转迁徙逃难又勇敢抗争着,在敌人血与淫的魔掌中展现着令人动容的悲惨命运和坚贞不屈的灵魂。“肉体上的凌辱,精神上的强奸,对女人来说比死不知都难受多少倍啊!”处于魔掌里的女人们,不但手无寸铁,而仅有的能反抗的手脚还被捆住了。人实在没有办法的时侯就有办法了,绝望中的她们断了鬼子的罪恶淫根……当赶来的被鬼子强迫去司令部宰猪的屠夫小唐要把奸淫恶鬼当猪宰了时,被污辱伤害的女人们却显得异乎寻常的冷静,她们没急于报个人之仇,却异口同声说:“让这些畜生活着,让他们的同类们知道他们糟蹋中国女人的可悲下场!”所有这些,令我心中常常有一种难抵的压迫,不写出她们我无法释怀。
张怿伯先生《镇江沦陷记》53页记载:“敌军凶残,世界少有,要时刻自已夸赞,并要人称赞他,尊重他,这样骄横狂妄敌人,如不败亡,真觉没有天理。”今天,日本政府在钓鱼岛事件上,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否认侵略,反攻倒算,更让我觉得有必要推出我的《沦陷》作品。
(开本17×9.5厘米)
(笔者收藏的部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