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张志军)
(2016-10-20 09:50:48)
标签:
健康情感教育 |
分类: 教育大环境及教师健康 |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张志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e12040102w8tk.html
一、教师职业的压力
过去当教师算是个“铁饭碗”,随着“末位淘汰制”的试点及其推行,老师们的职业安全感已不存在。他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可能称职。因此,在校园里,各级各类学校间激烈的竞争,升学压力的加重,不仅体现于学科教学,而且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的辅导。个人的学历进修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各种达标要求,使教师疲惫不堪。
二、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
现代教育提倡新型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可教师在工作中一旦和学生发生冲突,最终的责任往往由教师来承担。目前在我国还很少有老师对学生具有震摄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而在美国,对于未完成学业的学生,惩罚是写进学生守则的。对于过于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可用"on
the wall"(站墙上,中国一般叫“立壁角”)之类的教育方法。
三、作为社会人面对的生活重压
老师是社会上普通的一员,多数生活并不富裕,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同时,全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值在不断升高,家长因孩子成绩的不理想而责备甚至殴打教师的事时有发生。另外,人事制度的改革,末位待岗制、教师资格社会化,学校内的学生和家长评定教师等制度的推行,更给教师带来了压力,这也使得“不能得罪学生和家长”成了教师难以逾越的的一道坎。
四、教师角色冲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许多教师都认为应该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认为这是职业的必然需要,所以凡事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很在乎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差错,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
五、教师人格因素
有些教师人格存在着不良方面,如怯懦、自卑、孤僻、狭隘等,在面临压力时,往往不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加以应付,特别是具有A型人格特质的个体较易导致倦怠。A型人格特质通常表现为强烈地寻求成就、竞争意识强、行为急躁、动作及语言粗鲁等。研究表明,A型个性个体血液中的激素成分多得多,更容易受环境要求的影响,发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教学效果下降
教师的身心与疲劳过度,对学生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对学生的管理指导等能力也会随之变得低下,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在工作上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人际关系紧张
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忧郁和攻击性。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来对待学生,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所产生的“危险信号”。教师心理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有时会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三、造成自我身心伤害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轻则是教师的消极态度和情绪表现明显,重则会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引起神经衰弱,或因不堪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生理方面:经常会感到疲劳、虚弱、耗竭感、肌肉紧张、颈背痛、头痛、失眠、对疾病抵抗力薄弱、喉咙易嘶哑,常感冒或各种心理上的小毛病。女教师常常出现内分泌紊乱和月经失调。心理方面:认知上,教师会厌倦目前的工作,觉得工作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就感,丧失理想,缺乏动机,欠缺热忱,倾向于低自我概念,包括不适应感,无能感,失败感和低自尊等方面,并采取悲观、否定主义态度,愤世嫉俗。
【预防和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一、自我反省,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作为教师应了解到自己事业的可能与其限制性,而不能只是一味强调专业的自主性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应承认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大而产生理想的幻灭。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才能使教师消除那些事业上的迷思,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古书上的圣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若学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其实学生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自然有缺点。教师要热爱学生,多看其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二、丰富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放松是指身体或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当感到压力不断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的睡眠要好。除了日常的游泳、散步、做操、洗热水澡、听音乐,和家人或朋友聊聊天,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或给肌肤补充一些水份等松弛方法外(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技术来应付压力),在一旦出现焦虑性的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休假几天,外出旅游,亲近自然。新鲜的空气,悦目的景色、鸟虫的鸣叫,将把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三、投入社会,广交朋友,寻求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当威胁健康的因素发生时,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比那些经常有朋友交往,具有较多社会支持的人更可能生病或死亡。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关键在于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让它随意泛滥和持续时间过长,这样可以防止或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当教师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亲友或知心朋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以便对压力的情境进行重新的审视,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便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情况严重的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来争取必要的心理援助。
四、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应付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减少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某些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也能提供难得的“空闲”机会,可以对问题加以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育锻炼要有规律和持之以恒,以适量和娱乐性为原则。
五、提高处理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的纪律问题是造成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加强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让教学得以在安静,有纪律的情境下进行,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减少教师的挫折感,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和你顶嘴,或因学校某些不公平的事让你愤愤不平时,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所不及的事时,你要多想想别人的好处,像旁观者一样告诉自己,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利,没有挫折就失就失去了奋斗。你为一件烦恼的事情痛苦得难以自拔时,不妨对自己大喊一声:生命太短暂了,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还有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便会豁然猛醒,悟透人生。
另外,社会、学校在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有必要对教师的要求与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结合起来,为教师排忧解难,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把教师作为关怀的主体予以高度关注,而不仅仅是作为为了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客体。只有使教师每天保持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保障和可能。
后一篇:青少年网瘾的预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