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解救
(2016-07-19 14:13:48)
标签:
情感文化健康自杀 |
分类: 自杀及心理援助技术 |
自杀的解救
自杀是最高哲学问题,自杀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放弃。2004年9月10日开始“世界预防自杀日”。
自杀=社会病+心理疾病+身体疾病
一、自杀方式:服药(安眠药);服毒(农药);坠楼 ;跳江河;自焚… 等。
二、自杀心理特征:
1、绝望:一个人感到无法忍受痛苦,无法克服困难,极力想摆脱困境而又感到无能为力时,则产生自杀念头,对生活的绝望导致自杀。
2、自杀前心理状态:
(1)矛盾性:渴望生存又难以忍受痛苦,无法面对生活中压力
(2)冲动性:过不去只有5分钟。
(3)僵滞性(麻木性):俗话说的“一根筋”、“钻进死胡同”,判断能、分辨能力、决定能力都下降。
三、自杀原因分析
1、应激事件或生活压力
(1)客观事件本身;
(2)人们的主观体验(精神性、社会评价、面子问题)
2、人际关系紧张
3、情感被抛弃、被拒绝:失恋、单相思、暗恋、婚外情
4、物质丧失:巨额丢失、火灾;投资失败。
5、挫折:日常生活困扰。众多小烦恼的累积。
6、肿瘤、性病(艾滋病)、精神疾病、抑郁症
7、被强暴、被绑架、牢狱之灾
8、心理素质和个性因素:依赖性、不刚强或太刚强,敏感多疑、内向、无朋友、没生活情趣爱好,悲观主义者。
四、现状:全国每年统计28万人自杀(实际60万人),300万人自杀未遂。流感似的“心灵感冒”,一个人自杀让身边5—10个人不想活(自杀意念)。
五、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对象:当事者、当事人家属其他亲友。
六、自杀解救方法
1、让其有活下去的理由
2、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一切
3、提供应对、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越具体越好,让当事人认识到,自杀不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已,无奈的选择(一了百了),如果还有解决目前逆境或危机的其它方法则可以避免自杀。
4、不要有教育(教训)的口吻。
5、不要怕谈自杀问题:对自杀内容不回避,不怕重复,公开坦率交谈和分析反之自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