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说(遥远的蒹葭)
(2015-08-05 14:27:12)分类: 悟透人生的光明与黑暗 |
我读小说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题记
有人说:好的小说一如好的小说家,是古怪的天使,是上帝的格外恩赐。
喜欢迟子建,是读她的散文开始的。去年暑假,有了一本她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个老年酋长女人自述: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搬迁、游猎、繁衍,求生存,有大爱,有大痛,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两天读完,当时就有一个冲动,很想写一些文字。我将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列了一个表,将书中自己受到感动的地方做了注释,写上心得。可是,一搁下就没了。
后来,好友推荐关注两个女作家,一位是须一瓜,一位是阿袁。
须一瓜的《太阳黑子》,是新时期的罪与罚,是心灵的爱与救赎。《提拉米苏》是一短篇,出短篇小说集的时候,集子的名字也叫《提拉米苏》。有《在水仙花心起舞》、《穿过欲望的洒水车》、《淡绿色的月亮》、《第三棵树是和平》……记忆最深的是《老的人,黑的狗》和《有一种树叶深山里红》。故事好看,描述细腻,语言有美感。生命的美丽,世界的奇妙,人性的回归,道德的沦丧,诉诸笔端,对丰富人性细腻传神的描述,体现了一位作家丰富的内心和文字的驾驭力。
阿袁的小说读的不多,中篇《鱼肠剑》,短篇《长门赋》。但是她的文风和语言很是特别。阿袁自己说:人人都有一把鱼肠剑。
一剑如萧横吹,以锋刃试生命之美。小说中的三位女主人公把手中的鱼肠剑舞得风生水起。
爱读小说也爱看电影,经常是看了电影去寻小说看,看了小说又去寻电影看。比如,看了《陆犯焉识》寻找电影《归来》,读过余华的《活着》又去找张艺谋的电影《活着》。看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又找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看了赵薇的《致青春》,又去找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有《山楂树之恋》,还有《色戒》,还有《白鹿原》……总之,电影和小说都看,相互比较,这种方式很是快乐。
记得去年的一次语文讲座,《中国小说欣赏》我选的是萧红的《呼兰河传》,向学生推荐了宋佳主演的电影《萧红》,今年又向学生推荐了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让学生们感知小说中的萧红,电影中的萧红,立体的呼兰河的萧红。选修《外国文学欣赏》时,我开的一堂公开课是高尔基的《丹科》,制作PPT的时候,第一张我就用上了这样一句话: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是啊,伟大的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能丰富我们的人生境界,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