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詹锦华)
(2013-09-13 17:39:02)
标签:
日常生活重要性人格心理医生健康 |
分类: 自杀及心理援助技术 |
詹锦华简介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优秀工作者;福建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新浪福建《名医会客厅》专家团成员;2013年全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
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
第一部分
第一、心理危机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一、含义:
(一)危险—自杀、过激行为、精神崩溃、身心疾病
(二)机遇—学会应对技巧、心灵人格成长
二、心理危机构成要素:
1、存在重大心理影响事件
2、当事人无法应对或应对无效
3、失去心理平衡
第二、心理危机事件的分类
(一)外界应激:天灾人祸、战争、地震、空难、海啸。
(二)内心冲突挫折:亲人死亡、婚姻破裂、被强暴、被攻击、被绑架。
第三、心理危机事件对人影响的两种结果
(一)自己顺利解决和处理
(二)不能解决:既心理失去平衡(称危机)。表现为:自杀、身心疾病、杀人等过激行为、精神崩溃。
第四、何谓心理危机干预
第五、心理援助人员的组成
1、心理咨询师为主力军(主体):
(1)心理咨询师:教育系统为主;
(2)心理治疗师:卫生系统;
(3)精神专科、神经专科医师、全科医生
2、志愿者:经过培训
3、社会卫生服务人员
4、工青妇工作人员
第二部分
概述:心理危机通过中介系统桥梁作用。1.认知;2.社会支持系统;3.免疫系统和身躯反应
一、认知具体作用:
(一)对客观事件严重性和自己应对能力评估
(二)
1、可控危机
2、不可控危机:失去主动性,压力很强,体验恐慌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一)作用:
1、具体支持当事人
2、给当事人精神支持,
(二)良好社会支持系统重要性
三、免疫系统和身躯反应的作用:
(一)免疫系统:易感冒发烧,疱疹,过敏,肿瘤
(二)身躯反应:表现在情绪、认知、行为、躯体上反应
(三)灾难后症状:
1.惊吓期(休克期):失魂落魂,对事件不能回忆
2.恢复期:“后怕”,才开始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
3.康复或崩溃:
第三部分
一、心理危机干预四个阶段:
1、问题评估:
2、制定计划:
3、干预实施:最关键3个重点
(1)干预时间的紧迫性、及时性
(2)仅重视和处理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3)仅在短时间内(4—6周)援助
4、危机解决
二、心理危机干预技巧的实施:
(一)良好沟通,建立和谐关系
1、不要有恐惧心理;
2、不要有成见;
3、侧隐心:相濡以沫
4、感受其痛苦,让其发泄情感
5、正视观实:挺住意味着一切,走过去就是一片天
(二)精神上强而有力的支持
1、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关键是就事论事(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首先解决问题)
2、提供疏泄机会,当事者将自己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1)催眠暗示;
(2)放松疗法
3、 建立新的社会交往
(1)让当事者与健康人一起工作
(2)危机当事者共处,同仇敌忾, “一条战线”相濡以沫,惺惺相惜,对症状缓解很有效
(3)减少孤独和隔离
(4)脱离应激性环境
4、
(1)家庭
(2)社区(单位、科室)
(3)日常生活也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