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老年人寻求精神寄托
多自我安慰
参与社区活动
近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要求子女“精神赡养”的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1.8亿人。很多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不经常回家,而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也让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了精神空虚的“空巢老人”。
据悉,福州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86万,超过人口总数的12%,“我只有一个女儿,自从女儿出嫁以后,基本上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现在由于工作调离福州,回我们家的时间就更少了,现在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人。”家住西湖中福花园的陈老太说道。
“空巢老人缺少爱的关怀,缺乏温情,容易产生孤独感。”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心理门诊主任詹锦华解释,很多退休老人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更加重了精神的空虚,但是他们有充足的退休金,需要的是子女们的“精神赡养”。
詹锦华建议,要做好孤寡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首先,老年人也要多走出来与人沟通,不要困家里,多参加社会活动。其次,社会要多关注这些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组织社会力量去关爱空巢老人。最后,老年公寓也是老年人很好的选择。
老年人要如何寻求精神寄托
1.自我安慰,积极向上
首先要学会自我宽慰,老年人应认识到衰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老年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不能与青年人相比,在思想认识上也可能不合时代潮流。要学会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其次,要树立积极的健康长寿观。
2.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二场所,参加社区活动可以占用老人的时间,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分散对子女的思念之情,还可以结实更多的朋友。
3.积极主动给孩子打电话
很多老年人都在等着子女回家团圆或者给自己打电话,专家指出,有时候子女为了生活,并非不回家或者给父母打电话,只是比较忙而已。老人可以主动给子女打电话,每周或者每月固定一个时间给子女打电话来驱散孤独。
4.去老年公寓
詹锦华说,老年公寓是实在没有办法的选择,但是老年公寓确实对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确实有一定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因为老年公寓中有专人人照顾,还有很多老年朋友聊天做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