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强迫症”扰现代人

(2012-10-23 13:40:27)
标签:

手机

强迫症

詹锦华

健康

分类: 青少年手机电脑成瘾

“手机强迫症”扰现代人

栀上

  

小林本想与爷爷团聚,却在家宴上因只顾玩手机,导致老人怒而摔盘离席。近日,此事经外地媒体报道后,一时引发公众的关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络语,因此更为人们所熟知。

  对身边的“手机控”,榕城市民有着怎样的感受?“手机控”是怎样炼成的?他们又会对周围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18日,本报记者采访“手机控”及其周围的人们和心理专家,告诉大家这些答案。

   

“手机控”玩得尽兴 亲人遭冷落很无奈

  18日下午430分,记者在乌山桥西公交站看到,在候车的间隙,站台上3个年轻的市民已经掏出手机玩了起来,其中有人还背着单肩包,因为紧盯手机屏幕,未做任何防扒措施。

  市民赵女士家里有一个20多岁的女儿,平日总把一部手机抓在手里。“吃饭、上洗手间、洗澡,都带着”,赵女士说,前一阵,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吃饭时,看到孙女还在玩手机,老人就会提醒吃饭时不要玩手机,但孩子还是自顾自玩着,老人也无可奈何。手机占用时间多了,和家人的交流就少了。赵女士希望女儿少玩点手机,多和大人说话。

  记者在和“爷爷奶奶”们聊天时,不少老人指出,手机剥夺了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昨日下午,记者在白马河公园随机采访了10多名老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经常想和孩子们说会儿话,但孩子们都埋头玩手机、ipad,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减少了。“生气!当然生气!可也没法管,只好自己到公园里玩一下,还高兴一些。”一位依伯自嘲说。

  

“手机控”自找“病因”短片呼吁放下手机“看风景”

  是什么让“手机控”们陷入手机的世界中无法自拔,“手机控”小林就进行了一番自我剖析。

  “比如去K歌时,人一多,我就喜欢在那边玩手机,聚会的时候,说话不投机,我也会玩手机,平常刷微博也会刷到很晚”,小林说,每天几乎眼睛睁开就开始玩手机了,即使睡觉,手机还是照样处于开机状态,怕别人找不到自己。

  小林自我分析认为,如今的手机就像一个便携的掌上电脑,功能的多样化,导致自己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小林说,她的手机中下载了五六十个应用小软件,功能涵盖了娱乐、聊天、购物、看书等方面。

  在网络上,一条名为《disconnect to connect》的短片感动了无数网友。这部短片先是描述了沉迷手机世界的人们,忽略了微风拂面海滩上的女友,忽略了愉快旅行途中的家人,忽略了温馨舒适的客厅里正在玩耍的孩子。直到人们放下了手机,才没有让“十指间的精彩掩盖身边最真实的风景”,才没有让“仿佛近在咫尺的人远在天涯”。短片后半部分描绘的生活由此鲜活了起来,充满温馨。这部短片在情感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在优酷上的点播量已经达到180多万次。不少网友看后纷纷表示:“要放下手机,发现身边的快乐。”

  “手机强迫症”困扰现代人 专家提醒适当关机独处

  走到哪里都得带着手机,否则坐立不安,一天24小时从不关机,不注重人际交流,不停玩手机。这种情形发生在很多现代人身上,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心理科主任詹锦华表示,这可能是患上“手机强迫症”了。

  “手机强迫症”会对普通人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詹锦华认为,手机只是一种辅助沟通的工具,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却刻意强化这种沟通方式。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看重人机沟通,反而忽略了人际沟通。长期依赖手机这种沟通方式,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能力,加剧一个人的冷漠及自我封闭状态。

  如何摆脱“手机强迫症”?詹锦华表示,“手机控”们一定要适当关闭手机,培养自己的独处能力,这将有利于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