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近在眼前,考生们大多已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准备,但是,心理上许多考生却还没准备好。“当前,社会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并赋予高考太大的职能,使得考生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考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人不在少数。”福建省医科所心理门诊主任詹锦华认为,考生接下来的几天,把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是最重要的,考前心理调节应从考前、考时、考后三个阶段进行。
考前:多放松,就有多成功
高三学生小孙即将参加高考,为了不让蚊子影响到他的状态,最近家里安装了双纱窗,并使用灭蚊器,也挂上了蚊帐,按理说应该是没有蚊子了,可他还老是觉得有蚊子在骚扰自己,没办法静下心来复习,也睡不好。“小孙是因为太焦虑,导致过于敏感,才会一直觉得有蚊子在影响他。”詹主任分析。高考前,适当的压力是需要的,但是压力过大考生很容易就出现自信心不足、
焦虑、失眠等问题。高考前,詹主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定个合理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不要奢求超常发挥,将目标定得过高,会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
适当复习。考前不必再做难题,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上面。适当浏览一下基本知识、公式等,使自己的心里更踏实些。
静下心来。如果碰到失眠其实不用太在意,高考前会失眠其实正常,如果过于在意反而容易导致焦虑。失眠的时候可以找个空旷的地方,比如站在阳台上仰望星空,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考前联想。考前,想想在考试时会碰到什么问题,如准考证没带、笔没水等,都应怎么解决,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先到考场走一走,对考场所在学校、楼层、教室、厕所以及你的座位都要熟悉一下,这样害怕的情绪就会相应地减弱。
生活饮食注意。一定要吃早餐,可以是牛奶加蛋,这样有利于补充大脑营养。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大鱼大肉。如果女生月在经期千万别吃参。如果过于焦虑紧张,可以食用些多种维生素B族或善存片来调节情绪。同时注意身体,不要受凉生病。
考时:投入战斗,才决定胜负
有的考生由于过度紧张,进入考场,脑子就乱了,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了,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去年,小谢第二次走进高考考场,可是在考数学时,发现自己连第一题都做不出来,觉得越发紧张,继而接下来的几题都不会做了,结果晕倒在了考场。詹主任认为:“小谢是过度紧张,不会调适自己的心态。其实坚持到最后最重要,首先投入战斗,然后才决定胜负。”在考试过程中应注意:
自己的事自己做。最好能独立去参加高考,自己给自己鼓励是最好的,家人的陪同有可能会加大考试的压力。
积极自我暗示。考试过程中如果觉得紧张,可以闭上眼睛,对自己说20次
“我一定行”,或深呼吸20次。其实不会浪费太多考试时间,反而使自己静下心来,也更有底气。
学会跳题。通读考卷,对难易做到心中有数,做题先易后难,这样有利于消除紧张,逐步提高自信。同时,明白考分与时间是相联系的,不要在小分数的题目上花过多时间,要懂得跳跃做题,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不对答案。许多考生在考完一科后,喜欢和边上的同学对答案,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很容易影响自己接下来的考试情绪。
考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知道成功的参照物永远是自己,不要去和别人比较,不管好坏应该和自己比。”詹主任说。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失望是肯定的,但不可一蹶不振,不要被一次的失败击垮,你可以约一些好朋友痛痛快快地大玩一次,去郊游、跳舞、打球,在玩耍中、笑声中驱散心中的郁闷,忘掉烦恼,转换心情。
同时,高考对于一个中学生虽说是至关重要的,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要做好以后的人生规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才最重要,而不是专注于学校的选择。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詹主任说。
(本报记者 黄宝灼
实习生庄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