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心理治疗状况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4月11日
一、心理治疗训练是基本要求: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训练。心理治疗是现代精神医学重要学科,是推进心理卫生的重要基础,需要系统训练。综合性是具有有关的理论知识,经历实际临床工作,接受适当临床教学,包括个案讨论,临床督导;系统性是经过有计划,阶段性的训练课程,临床经验积累,逐步进行学习和训练,掌握从简单的基本理论到比较深的学说,能够从普通的临床经验逐渐进展到比较复杂和困难的治疗工作;长期性是因为心理治疗是经过某种过程才能呈现效果,需要经历长期性的临床工作,配合适当的进展性教学课程,才能理论与实践保持一致;
二、当前的情况:片段性的摸索与发展。近代史中国,不但精神医学不被重视,心理治疗不被鼓励,甚至被反对,被压制。现在心理治疗被人们重视,但是过去的空白阶段,许多需要从头开始,才能逐渐赶上国际发展。
1、
意识到心理治疗需求。社会安定,经济改善以后,人们开始关心并且需求心理伤害的改善,意识到心理治疗需求。精神科门诊,开始有心理治疗特别门诊,接受并治疗有心理障碍患者;设立特别病房治疗严重精神病患者,医疗范围不断扩大,应对不同层次患者需要。
2、
靠国外书籍获得知识。许多专家阅读国外书籍,许多人靠翻译学习国外知识。因为语言,文化原因,许多时候词不达意。如转移关心,翻译成为移情作用。虽然有函授进行辅导,但是没有临床实际教学,督导。好像函授教学打球,跳舞一样,只能是理论知识,无法帮助学习实际操作要领和技巧。
3、
请国外专家讲课。许多单位邀请国外专家讲课,甚至包括案例讨论,操作演示,增加效果。相互学习,效果不错。但是时间短,不连续,只能是横断面临时性指导。专家也是有一定特长,无法系统培训,如内观治疗,撒提亚家庭治疗,结果学员认为这些就是全部心理治疗,甚至还比较骄傲。更加严重的是,国外专家对中国文化不熟悉,来中国时间短,无法考虑中国人文化,并且建议合适中国文化的心理治疗。
4、
引进国外治疗模式。如日本是森田疗法,属于亚洲特殊治疗模式,哲学观念根源于东方,容易被中国人接受,技术比较简单,初学者容易学习。国外的心理治疗流派到中国,通过资助努力推广特殊疗法,就是国外也是不经常使用,临床效果有限。
5、
模式或学派的强调。被中国的临床医生学习采取以后,容易被这些称什么学派。如家庭治疗中结构派,分析派,系统派。这些是早期情况,目前专家都是综合性的使用,需要根据治疗情况灵活确定。单纯主张学派的,自己根本没有了解心理治疗并不能只用某种特殊治疗模式,需要综合性使用。就象内科医生治疗胃溃疡使用什么学派理论,而是根据情况适当进行内科,或者外科治疗。
6、
心理治疗师制度的建立。一般的精神科医生的训练机构里不提供也不包含心理治疗的一般训练,没有什么学习心理治疗,精神科医生的药物治疗比较简单,时间比较短,经济收入好,并没有学习心理治疗的意愿。当前从事心理治疗的精神病医生非常少。
7、
关心心理治疗本土化。中国的临床专家很快意识到心理治疗需要考虑文化因素,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和方法。从中国文化角度提供患者能够接受的模式和方法,根据中国文化来修改国外理论和技术。道家认知疗法就是开创性的,而且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客观研究。中国的心理治疗是片段性接受,部分性发展,没有系统训练,没有综合发展,个人碰到什么就接受什么,就学习什么,就盲人摸象。
三、系统心理的内容。心理治疗需要三轨道方式同时进行训练,缺一不可。掌握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配合持续教学。掌握专业知识除了阅读书籍外,训练机构需要提供专题讨论会,参加,讨论,学习。临床经验积累是临床尝试,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学习。渗透临床讨论会及临床督导获得学习机会。缺少督导,只能自己暗中摸索,效果很差,不容易学习对实际要领,可能发生错误。
1、
专题讨论会。初期是心理治疗会谈技术,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动态性了解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医患关系包括转移关系和反转移关系,临床医德包括保密的规定和遵守,避免临床的错误措施,如何接受有效的心理治疗督导。中期是学习心理治疗的各种模式及综合使用的方式,包括分析性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认知疗法的原则方法,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婚姻治疗与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后期是注意学习各种精神疾病与心理问题的治疗方式,性格的心理治疗,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治疗的区别和用途,配合文化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评估。
2、
临床经验。结合临床工作体验心理治疗,初期在病房进行辅助心理治疗,中期在门诊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尝试不同的心理治疗模式,体会综合使用的模式,后期逐渐应对比较困难的人格障碍。
3、
个案讨论会和个案督导。住院医生的轮流报告和讨论,资深心理治疗师的示范,体会各种心理障碍的病情分析,治疗技巧,拓展经验,作用有:有关心理与行为的事情,往往依靠治疗师的观察,分析,解释,判断,这些是主观的,可能偏差,讨论会可以比较逐渐与他人的判断能力;如何在比较短时间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学者无法获得大量的个案,参加讨论会,听取别人治疗案例是捷径。讨论会可以观察治疗师和教授的会谈,帮助模仿机会,提高分析能力。个案督导是心理治疗心理中不可缺少的训练途径,定期接受数位资深治疗师的督导,体会并且学习各种案例病情分析,治疗方向,治疗模式,包括实际技巧和要领,并且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必要时可以请督导实际观摩学习者与求助者的会谈情况,提供意见,包括合适表现,可以改善方向,需要改正错误。接受不同的督导,可以获得不同性质,着眼点与方向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作出综合判断,锻炼临床工作能力。
四、对未来的建议。
1、
训练全盘化。心理治疗师的训练和教学需要在整个住院医生的训练课程,让所有精神科医生接受训练。
2、
督导的训练。因为资深可以提供督导的人员缺乏,需要进行督导的训练,供应需要。
3、
疗效的评估。心理治疗训练中,包括如何评估疗效的知识,学习如何客观并且广泛意义的判断治疗效果,部门治疗师主观评估,特别是部门没有科学性资料和证据进行的夸大证据疗效的情况。
4、
资格的审查。建立全国性的心理治疗要求的基本标准,并且提供资格审查,审查的方法不能只采取笔试,应该包括临床实际审查,如应试者与来访者的会谈审查临床能力,提供治疗师与来访者会谈录像,判断能力。
5、
对心理卫生的贡献。一个接受心理治疗训练的精神科医生,在临床上可以提供压力是有限的,获得资深训练和经验的精神科医生,除了临床工作外,还需要多从事训练和教学工作,并且与其他不同专业背景心理工作者合作,共同推进心理卫生工作发展,才能做到上医治国的境界。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