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晗
上周四的《宜家居》给大家讲解了福州的装修民俗,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老师告诉大家装修时祖先的牌位放在客厅或厨房是比较好的。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心理科詹锦华主任也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大家剖析了一些“老”观念。
从心理学、医学专家的口中,我们得知,其实老人家口中的一些装修习俗是有科学依据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装修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吧。
床头不宜靠窗摆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易经》老师认为床头不宜放置在窗下或靠窗一侧的墙壁。古人认为,窗户为理气进出之所,所以床头贴近窗口容易犯冲。在睡床上的人因看不见窗口,容易缺乏安全感,造成精神紧张,影响健康。
靠窗不利于睡眠
窗户就像房间的眼睛,特别是夜间睡觉时,屋外要是有光线,人就不容易睡着。詹锦华主任表示,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感觉到自己被眼睛盯着,而自己完全看不到这个危险之处的变化,引起心神不安。
另一方面,福州市中医院李强主任认为,窗口是一个气流和光线最强的地方,动象很大,对睡眠影响很大。一旦天气变化,人的能量容易散失,因此对身体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窗帘要厚实遮光
“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考虑使用充分遮光的窗帘。”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心理科詹锦华主任表示,厚实的窗帘可以遮挡屋外的亮光,我们的睡眠要有保证,第一要保证的就是屋内尽量没有亮光,或者仅有柔和的微弱的光。
入门最好就是客厅
《易经》老师表示,现代的建筑设计,有时为了考虑空间的配置,一进门往往先见到厨房、餐厅或浴厕。这在传统观念里是大忌,也不合常理。
细菌容易滋生
李强主任表示,其实这个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家中的空气比外界洁净,而且从外面进屋之后身上难免携带各种细菌。如果大门正对着厨房,开门的气流就有可能把身上的细菌吹到厨房里面,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所以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布局,主人容易患呼吸道及食道疾病。
另外,如果户门正对着主卧,不仅不利于卧室空气清洁,更重要的是,万一遇到歹徒进屋,第一时间受到伤害的就是房屋主人。
用玄关阻隔内外
詹锦华主任分析,碍于现在一些房子面积小,一开门必然见到厨房、厕所或者卧室,这时候玄关或者屏风隔断就很有用了。
据心理学分析,第一印象产生于前7秒。玄关是从大门进入客厅的缓冲区域,可让进入者静气敛神。另外,它还能起到保护家人隐私,将粉尘、细菌隔在门外的作用。
座位应该背靠墙壁
老人家常说家里的办公桌或者书桌不宜背对门窗放置,应背靠墙壁。《易经》老师分析,这讲究的是“山环水抱”,所以座位背后必须要有靠山才有利于工作者的事业。
他介绍,办公室里的所谓“靠山”就是一堵墙壁,座位要尽量靠着墙壁,墙壁与座位之间最好不要留太多的空间。门是人进出的必经之处,门窗都是办公室的气口,也是纳气之所,包括生气和煞气。人如果背着门口而坐,座位后没有依靠,背后会有人来人往的杂气冲击。
光线会在电脑上反光
詹锦华主任说:“事实上,如果背靠经常过人的门窗,在工作中就会经常听到行人的脚步声、喧哗声,以及其他的噪声而干扰到自己的工作,而且容易把自己的工作过程甚至工作机密暴露于别人的视野中,还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或者恶作剧惊吓。”
李强主任则认为,现在大家的办公桌上都有电脑,如果背对窗户的话,会因为有光线从背后直射在电脑屏幕上产生反光,这样一来,就看不清电脑上显示什么,长期如此眼睛会疲劳,影响视力。
有光时拉上窗帘
李强主任表示,如果能不靠窗是最好,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尽量要拉上窗帘。他还提醒大家,工作一段时间最好让眼睛放松一下,看看绿色的植物,或者眺望远方,有可能的话做做大家都很熟悉的眼保健操,是最好的。
灶具不要放在风口
自古流传下来一个说法:炉灶不宜摆放在与水源相近的地方,应与水池分隔放置。《易经》老师分析,灶具须避水,这有两层含意,首先灶具与洗碗池各自代表了五行中的水和火,勿把它们紧贴而放,中间要隔切菜台等缓冲带,以避免不协调。如可能也应令其他水性的用具,如冰箱、洗碗碟机与洗衣机等不紧靠灶具。
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炉灶应远离水源的说法与其他风水上的禁忌一样源自我国古代,其实这一点用最基础的初中化学知识就能够解释。古代人做饭用煤炭作为火源,而炭燃烧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当水溅落在高温的炭上时,会产生一氧化碳,而不稳定的气流也容易使煤不完全燃烧并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明火不要对着风口
现在我们做饭一般是用电或者天然气,已经少了古人的一些忌讳,但我们现在的灶具也须避风,带有明火的灶具不宜正对门口和窗口,如在风口上,易引起火势逆流而导致家居危险。另外,装修时,隐蔽工程的水电布线也要做好,尽量在管线上做好防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