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网络成瘾辅导》吴增强、张建国主编

(2011-01-16 12:24:39)
标签:

少儿

网络成瘾

辅导者

健康

分类: 青少年手机电脑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辅导》

                             吴增强、张建国主编

 

    1、与网络成瘾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很少自己主动来求治,大部分是被父母或老师等强制来治疗,来访者往往对咨询师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所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对网瘾者充满爱心从而使他们相信、配合咨询师是干预网络成瘾的前提和基础。不少人矫治网络成瘾获得了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与网瘾青少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正如陶宏开教授所言:因为我具备了这种爱心,用自己的眼神、语气、肢体语言表现这种爱心,让孩子感到,我是发自内心关怀他。这就是沟通的最好切入点,这才会有真正的感染力。交谈氛围宽松了,我才能了解、观察到孩子的特点,走进他的心灵,以后的转变就顺理成章了。

  2、评估网络成瘾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和程度

  在咨询师和网瘾青少年建立了良好关系、相互接纳的前提下,咨询师才可能了解网瘾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网瘾者也才可能认识自己的行为对自身、周围人等的危害程度。如喜欢什么时候上网,在什么场所上网,每次上网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上网时主要做些什么等,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与上网行为有关的关键信号,如上网行为的引发条件和维持条件。同时咨询师还要了解来访者的情绪状态、网络成瘾行为对来访者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等。

  3、探讨网络成瘾行为的深层次问题

  探讨网瘾行为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分析、探讨来访者网瘾行为的产生原因,使来访者能真正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很多情况下,来访者当事人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是为了逃避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比如,考试失败或学习碰到困难,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失恋、与父母不和等情感上的挫折;被周围的人排挤、没有知心朋友等人际关系上的问题;父母离婚、父母失业等家庭变故;等等。通过对话让来访者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消除网络成瘾行为的引发条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咨询师可与来访者一起探讨,究竟是什么使自己从日常生活逃离出来;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近期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或巨大的压力?是什么压力?应该怎样去解决它?生活中有谁可能会支持帮助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网络中是什么吸引了自己,让自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等等。

  4、缓解网络成瘾者的压力并调整其认知

  根据上一阶段所探讨出的网络成瘾行为的产生原因,面对当前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去面对、并着手解决,而不是逃避。因为通过上网来逃避问题,也许可以使我们一时忘记它,但这样做并不会使问题真正消失,相反,它往往会强化问题,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个环节主要是缓解网络成瘾者的内在压力,并初步调整其认知。

    例如,对于那些因为父母离婚,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被父母抛弃,而成天通过上网聊天来寻求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的来访者,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治疗以缓解家庭变故给来访者带来的压力,并鼓励其在现实生活中结交朋友以获得支持和帮助。同样的,对于很多因为认知问题而导致的网络成瘾行为,咨询师首先应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改变其对网络以及其它问题的不正确看法,进而再纠正其网络成瘾行为。比如不少网络成瘾者认为网络比现实生活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中更能获得成就感、只有在网络中才不会被人欺负、不会自卑、网友比周围的人更懂得关心人,等等,显然这些都是相当片面的观念,坚信这些想法会促使他们更加依恋网络,由此辅导者就应该化大量的精力与他们讨论、对质这些片面观点,指出其不合理所在,并示范应如何理性地分析看待,帮助来访者形成合理、正确的认知。

  5、协商制定克服网络成瘾行为的具体方案

  为保证网络成迷行为矫治的顺利进行,咨询师与来访者协商制定克服网瘾行为的具体方案非常重要。它可以将一些空洞的说理转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让来访者清楚自己首先应该做什么,第一阶段应该做到什么,从而帮助来访者一步一步克服网络成迷行为。
    具体方案中应该明确来访者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怎么做好这些事情,做完以后又如何等等。方案的制定必须与来访者共同探讨、协商完成,不能由辅导员单方面直接拟订,也不能完全依从当事人来拟订。同时还要考虑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应首先设想多种可能的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的优劣进行权衡、评估,最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案作为行动计划。

   6、建立双方认可的监督评估机制

  为了使矫治网瘾方案顺利实施并保证其实际效果,在心理咨询前应该建立咨询师与来访者双方认可的监督评估机制。双方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认真完成各自的目标。监督评估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上网时间变化、方案中各个具体目标的完成情况、不同矫治阶段的自我感受,当事人要定期记录矫治过程评估表,并请家长、老师或咨询师签署意见,咨询师也要随时注意评估进展情况,不断鼓励当事人,并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保持双方良好的关系,推动矫治的顺利进行。

   7、具体实施矫治网络成瘾计划

  有了计划后还必须具体落实和实践,这是整个干预的最重要环节——克服网瘾行为。也即根据拟订的计划,采取行动,达到矫治目标。因为暂时改变行为是容易的,但如果网瘾者内心没有改变的话,其效果是不会长久的,很多家长采取了各种方法而孩子的网络成瘾行为却依旧的原因也就在此,所以我们将改变网瘾行为放在最后阶段,在来访者的认知有所改变并内心认可的基础再进行,以求水到渠成,并维持长效。

  这一阶段可采用前面论述的所有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获得网瘾者的认可,即它不是咨询师所强制要求的,而是与网瘾者共同探讨、协商的结果,是网瘾者自己选定的方法,他能够自己去实施并加以监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网瘾行为的引发和维持条件,来改变网瘾行为。例如,实施时间管理,打破原来的上网习惯;设置提醒卡,当又动了玩电脑的念头时,不断提醒自己:不行,现在不是时候!现在应该学习!等周末再说!;寻找支持群体,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兴趣小组,通过恢复、扩大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逐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当自己又抵御住了诱惑,不上网而认真学习,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夜晚后,就进行自我鼓励:今天学得有收获,很投入!坚持就是胜利!

  同时,在实施矫治网瘾行为的过程中,咨询师要适时介入到当事人的行动之中,对其遇到的困难之处予以及时指导,并根据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对矫治方案作必要的调整。

   8、效果评估与随访

  这是对青少年网瘾干预的最后环节,主要是根据矫正目标和矫治方案对干预效果作一评估:通过对辅导过程的总结、辅导员和当事人双方共同填写《网络成瘾干预效果评估表》,帮助来访者回顾整个矫治过程的要点,检查干预目标的实现情况,指出来访者的进步、成绩和需注意的问题,其中要突出对来访者的鼓励、赞赏和支持(如你现在表现得越来越好了,你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管理好自己了等等)。

  此阶段要注意处理好结束关系和跟进巩固等问题。成功的咨询关系在结束时会使来访者感到一些不情愿、焦虑,甚至依恋,因为他担心失去一位最知心的朋友,并要独自面对挑战。因此辅导员应及时说明,今后会仍然关心他的情况,还会有一些跟进辅导(随访),并随时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其次,该阶段还要为来访者将来能独立地处理不同情境下的各种问题作好准备。针对来访者的个人特点和当前状态,咨询师要与之讨论:在离开辅导的后一段时间里如何自我控制而不依赖于他人,并逐步过渡到自我依赖(即一切都自我思考,自己做决定,自己动手),运用在咨询与辅导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处理新问题,或应用到以后的生活里,从而扩大辅导效果,促进成长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