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音乐治疗场景恐怖症
丽丽(化名)是莆田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她读幼儿园中班时,父母离婚,跟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再婚后,继父为了不让人知道娶个离异女,将丽丽藏起来,这给她带来很大心灵伤害。
母亲托父母将丽丽送到全托机构,自此,她沉默寡言,不思饮食,甚至每天夜里睡眠不安。得知情况,母亲又把她接回,她就像一只惊弓之鸟,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母亲。
母亲带丽丽到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心理治疗师詹锦华工作室,詹锦华对她进行心理调适,她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
新学期开始,丽丽不敢跨进学校大门。只要母亲一提起让她去上学,就全身发抖、手脚冰凉、满脸大汗。母亲只好第二次带着她求助詹锦华。
催眠诊病
詹锦华指出,这是典型的特殊场景(校园)恐怖症,采取催眠和音乐疗法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丽丽在催眠后的自由联想状态有一段描述:在全托机构的晚上,偌大的房间就她一个人,月光照在墙壁上是冰冷冰冷的,窗外的树影摇动,像魔鬼的手令人可怕!
詹锦华问她:“你现在为什么不敢进学校上课呢?”她回答:“怕妈妈又不要我了。”在她的潜意识里把现在的学校当作了以前的全托机构。
接着,让她在纸上画一棵大树。在她寥寥数笔的画上,看到的是一条代表大地的直线横贯整张纸,大地上是一棵粗壮的,然而树上却只画着孤零零的一片树叶!这显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担忧——她对母亲的爱就像她画的那片无垠的大地一般深厚,然而这又是她唯一的爱了,就像树上那片孤零零的叶子般,随时都有可能凋落。但欣慰的是,孩子的内心还是坚强的,就像那杆粗壮的树干。
音乐治愈
詹锦华问她:“你现在最想要的环境是什么?最想跟谁在一起?”她说:“我最想和爸爸(生父)妈妈在一起看电视。”告诉她:“这已经是不可能存在的情景了,你的叔叔(后父)也是很爱你的,你能想像和他还有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吗?”丽丽点了点头。
于是,播放了一曲轻音乐《静夜》,在音乐声中重复三次暗示她:现在,妈妈在你身边,叔叔(后父)也说一定会好好爱她,现在你的校园是阳光明媚的,阳光是温暖的,晚上妈妈和叔叔以及外公外婆都会陪伴着你,一定不会把你送到全托机构了。现在周围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小树和你一起长大。树上早起觅食的鸟儿,还会唱起动听的歌声……
最后,一起沉浸在丽丽喜欢的歌曲《隐形的翅膀》中。詹锦华又多遍告诉她隐形的翅膀就是对他人对自己的爱,就是对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天晚上收到了她用妈妈手机传给我的信息:詹伯伯您好!我是丽丽,我今天去读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