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艳照门事件,是各种心理现象的万花筒

(2008-03-19 14:56:33)
标签:

健康

分类: 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建立
 

 艳照门事件,是各种心理现象的万花筒

 

福建省《东南快报》记者 朱玉

    心理专家认为 :传播的广泛是群众集体无意识狂欢。

    最受影响的是未成年人。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香港明星亲密裸体自拍艳照流入网络后,一直都高居人气榜首。官方严惩通过网络传播艳照之后,这件事开始渐渐归于平静。可是通过各大媒体和网络消息,不难发现,公众舆论少有的呈现出万花筒状,声音不再统一。而这个万花筒折射出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在喧嚣之后的探求。

    翁进:福建省电视台《翁进谈心》节目主持人 国家心理咨询师

    詹锦华: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门诊部心理科主任 心理治疗师

   

詹锦华观点:

    指责当事人心理变态有失偏颇:艳照流传到社会上之后,有个声音一直很强大,就是谴责陈冠希。不少人觉得,喜欢自拍倒也没什么,但是喜欢到这种地步,不仅拍自己的裸体,还要拍下跟自己亲密的异性裸体,不是心理变态是什么?可詹老师并不这么简单的看待。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没有影响到别人,也没有让自己心里很痛苦,那么这个举动应该属于正常的,没有心理阴暗的。就说陈冠希,他喜欢拍,而被拍的其他当事人,也欣然接受,这么看并不存在问题。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流失出来,完全属于个人隐私,跟任何人都无关。

    那么,事情的复杂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这些女性和陈冠希之间的关系并非单一紧密的情侣,这种情况下任由拍照,太过随意而没有自我保护,从道德层面上来看,就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所不能接受了。

    因此,心理变态不能下定论,这种行为的欠妥,缺乏自重,是引发原子弹的源头。

    公众集体癔症情绪推动艳照门影响扩大:

    当始作俑者把艳照捅上网之后,就没法掌控之后的事态。艳照门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走出国门,离开网友的传播是不可能的。一边评论照片内容低俗,议论着当事人的不自重,一边频频把艳照四处传播,和熟人一起分享。

    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很正常。批评是道德观对心理起了作用;而观赏、传播是出于人天生的好奇和窥私欲。当大家以窥私成功的兴奋狂欢情绪,把照片继续传播的同时,实际上也把这种狂欢情绪传播出去。轰动效应与其说是艳照内容带来的,不如说是大家狂欢情绪的互相影响,从而像是集体陷入癔症情绪中。

    詹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高僧对三个弟子说,谁能让自己负责的田地里不长杂草,就把衣钵传给谁。大弟子勤劳的用手除草,二弟子用除草剂,可都没能挡住杂草生长。而三弟子在田里种满稻子,果然杂草没有生长的空间了。

    詹老师想说明白,要在下次类似事件中,不再有人兴奋的充当传播者角色,在网络监管严格之前,还是要靠道德观的加强,和用高尚些的文化来充实思想。这需要社会和个人一起行动。

   防止某些孩子因为偶像坍塌带来心理冲击

    詹老师最近刚刚遇到一位中学女生来做心理辅导。她从小学就把陈冠希当作偶像,可这次的事件,让她一时间转不过弯来。“那么帅,那么阳光,怎么会是这样,比我见过的最讨厌的人还低俗,还龌龊。”来做心理辅导时,她因为偶像形象的坍塌,患了抑郁症休学在家。谈话中,小姑娘对今后的男女情感也没有任何朦胧的憧憬,充满了对男性的不信任和失望。

    这里要提醒家长注意一下平时喜欢这些明星的孩子,是否有抑郁情绪出现。如果情绪不正常,可以找心理医生及时矫正。但是要注意,不能趁机警告孩子今后不许把任何演艺明星当作偶像。偶像崇拜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媒体大量报道,加上明星外表青春、时尚,是孩子崇拜的种种原因。

    放弃对艳照门明星的喜爱,正说明孩子们是有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选择能力的。家长除了注意自身言行,多讲述一些其他领域优秀人物的事情,是不建议武断干涉孩子偶像崇拜的。

 

翁进观点:

    渴望个性、自我欣赏不能以伤害别人为代价:

    翁进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拍其实是自恋的体现,而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心理,比如女性希望身边每个异性都喜欢自己,就属于一种自恋心理。

    自拍艳照的暴露程度,或许跟陈冠希的自恋倾向比较重有关。从小父母感情不合,父亲在感情方面没有树立好榜样,加上初恋对象的背叛,使处于青春叛逆期时候的陈冠希,内心充满对周围的不信任感。而这种怀疑一切的情绪会加重自恋的程度。拍下众多女性和自己的亲密照片,正带给他一种被认可的实在体会。

    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时候,渴望得到自我认同,喜欢凡事讲究个性是他们做事的特点。这时就需要把握一个度,自我认同不等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讲究个性不能以伤害身边的人为代价。这正是引导孩子处理好自我与他人关系,培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道德观的好时候。

 

      

对孩子最大的启示为自己行为负责

    说到艳照门事件对孩子最大的警示意义,詹老师和翁进都提到很重要一点,自己任何行为只能由自己来负责。

    即使平时光鲜漂亮,陈冠希,阿娇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带给支持者、带给大家的失望和伤害道歉。这会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是要负责的。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了错误,父母都会帮忙化解,为他们想办法弥补。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全。不负责、自私,是很多人对现在孩子的评价。如果说艳照门事件有积极因素,那就是让孩子们看清了一点,自己的行为只能由自己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