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的魅力

(2009-01-12 23:05:13)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电视

经典的魅力

 

最近,又打开电脑中收藏着的《士兵突击》看了一遍。我的感受就是,经典就是经典,在我看来,它总是会在无声中给人某种力量,给人某种感悟,让人记得很深很深。那六个字,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却!

不能忘却的是一种信念,备受鼓舞的是一种坚守。那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不抛弃,不放弃。

老马说:“上天下地中间还有个你自己,不要在混日子了,小心让日子把你给混了”。

王团长说:“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只有做到才能得到。”

成才对许三多说:“你是一棵树,有枝有叶,我是一根电线杆,枝枝蔓蔓都被自己砍光了,我要回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了。”

班长史今说:“只要今天比明天过得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许三多说:“我们不应该太舒服,太舒服会出问题的。”

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他人,不放弃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所珍视的东西。坚守还是放弃,孤独亦或是离别,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路上,就像一个士兵,在不断突围自己的困境。在浮躁的世态中,《士兵突击》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地心灵突围,它提醒我们去思考,它让我们找回那些应该永远珍视的东西。

一部《士兵突击》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感动、真实、震撼和真诚。于是,我又想:那么在当今社会中,是更需要成才这样的人,还是许三多这样的人呢?

许三多,他大智若愚,似乎是少一根筋,其实是却比别人多了一份坚持。有些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虽然不善言辞,却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感动着周围的人,而成才虽然有着很明确的目标,但是却不懂得知足,不懂得什么是感谢。他只是把自己每次经历过的地方,每次经历过的人当过一个过路点,不管是钢七连、红三连还是老A,他从来都没有珍惜过。

《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曾这样说:“许三多和成才其实是一个人,我只是把他拆开了给大家看,成才是我们今天社会中我们生存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技巧吧!许三多是我们内心世界里从娘胎里出来带着我们中国人自有的,一直在我们心中的——那就是道德。我觉得在五千年文化史终都有,一直流传着,你有,我有,我们大家都有。那么,在许三多身上,他的整个行为就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我,成才是我们在今天社会中一个外化的我。他们两个人在一条起跑线上,在下榕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同时前进,同时出发。他要放大了看,看看我们的内心,再看看我们的外化,你忽然会找到一种在今天社会里我们究竟该怎么生活,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我们究竟要用一种什么方式来面对我们眼前所有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许三多和成才是不一样的,有时我都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许三多,不是那么的圆滑,但是我更倾向许三多同志的人生道路,因为他所展现的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历史上所一直推崇的各项优点――诚实、忠厚、坚持、顽强,帮助同仁,从无怨言,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每一步该做好的事情都做好了。

诚然,是更需要许三多这样的人,还是更需要成才这样的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很具有普遍性的,那就是在现在这个浮躁、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应该用何种状态生活着?碰到困难就退缩吗?不,至少对于我这个看过《士兵突击》人来说不会这样。

对于生命的态度我们可以是举重若轻,也可以像米兰·昆德拉所写的那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也在选择我自己的生活道路,忽然想起了北岛在《回答》中的几句话: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也许,我们会忘记许三多,成才这些名字,但忘不掉的是那些话语。

兴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用传播的策略激活经典的内容,而后让经典在传播过程中的到一种生命感悟式的阐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温暧的心
后一篇:拼凑美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