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鲜花迎春

标签:
文化 |

除夕,鲜花迎春
商子雍
半个多世纪以前,读秦牧先生描写广州春节花市的散文,让身处北方城市西安的我,在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的同时,又深感彼情彼景,和自己的生活相距太远、遥不可及。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去云南避寒,返回西安之前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也可以叫作购物点),是昆明火车站旁边一个好大、好大的室内花市,大开眼界、大吃一惊,于是大买特买。幸亏我们买的是软卧车票,鲜花、干花全都毫发无损地带回西安。记得在舒适的软卧车厢里,欣喜之余,我还诌出来一首歪诗,其中有言:“南行归来时,携回滇地春。”
再往后,西安的市场上,专门出售鲜花的店铺开始出现,而且越来越多,但听说货源大多数还是来自包括昆明在内的南方,这么一来,西安人迎春选购鲜花,就成为一件易如反掌的事了。回想起那个连喜欢花花草草都被人诬为资产阶级情调须批倒批臭的至暗年代,真是恍若隔世——退一步说,即就是当时没有这种蛮不讲理的批判,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压抑的岁月里,又有多少人能具备买花迎春的雅兴和财力呢?
今天,公元2023年元月21日,夏历壬寅年腊月三十,再过几个小时,中国人便要步入癸卯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所谓礼送金虎走进历史,喜迎玉兔来到眼前。给虎和兔加上金和玉这样的修饰语,是缘于中国人日子再苦、也要用吉祥话来自慰的文化传统,但会不会有人在送虎迎兔之际,想起“苛政猛于虎”和“兔子尾巴长不了”这样两句醒世名言呢?
暂时打住!咱们先继续说花。
今年的腊月三十,儿女倒是都在西安,但抗疫为上,各人老老实实宅在自己家里,认真当好本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行了,孙辈则都在国外读书,故而我们老俩的家里静悄悄;刚才下楼倒垃圾,小区里几乎没有人的踪迹,也是静悄悄;走出小区大门向南步行了数百米,发现绝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闭户,小街上车辆稀少,街道旁行人寥寥,全然没有了市声的喧闹。此情此景,真可谓“羞答答的除夕静悄悄地来”,在我80年的人生经历中,也算是少见、甚或绝无仅有了。
回到家里,当然也得同样静悄悄地等待除夕大驾光临(按除夕一词的另一种释义,即并非专指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夜,而是也指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那除夕则是早已到来),客厅里的鲜花和绿植,倒是让人颇有生机盎然之感。一个漂亮的火棘子盆景是一位朋友馈赠,这些年,每逢春节他都会让人送来盆栽,让我感动不已;鲜花是孩子的礼品,给不大的客厅平添春色;而装饰柜顶端的绿萝,已经日日夜夜陪伴我们好多年,是老朋友了!忽然想起当年读秦牧文章时那种既羡慕、又无奈的五味杂陈之情,真是慨叹万千。
最后,还是要把“兔子尾巴长不了”这句吉祥话送给所有我认识、以及不认识的朋友。之所以称其为吉祥,是由于这句话揭示出亘古至今反复被证实的一条普世真理,这就是:但凡荼毒善良百姓的坏家伙,无管是天灾、抑或人祸,都无法逃脱最后灭亡的宿命,上个世纪的德国法西斯、柬埔寨红色高棉等等已经是如此,眼下还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等等也肯定会是如此!
诸位,除夕快乐,新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