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疮疤当奖章

标签:
文化 |

别把疮疤当奖章
商子雍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此说当然有理,但岁月静好,能掩盖人性丑陋,所言亦非虚妄!比如在已经历时两年多、至今仍未成为过去时的新冠疫情中,我们就见识了太多的英雄,也目睹了太多的丑陋。
今天咱们只来聚光于丑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3月31日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新闻,题目是《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丁丁保卫战”》,说的是一位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外国男人,在隔离酒店突发怪病,生殖器(也就是新闻标题中的丁丁)异常勃起长达50多个小时,结果呢?由于接诊的医院术前准备充分,预案完备,经过全力救治,手术成功,这个外国男人的生殖器保住了。新闻还特别强调,对这场事关外国男人生殖器的“保卫战”,相关医院的书记、院长、副院长高度重视,市卫健委亦指示全力救治;整条新闻,不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且该表扬的领导一个也没少,可谓尽善尽美。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无管面对的患者是中国人抑或外国人;但针对这起事件、这条新闻,我斗胆提出几点建议,不知道这几点建议能不能达到千虑一得那个标准。
首先,不就是把一个外国男人的生殖器从异常恢复到正常了吗?在我这样的外行眼里,当然是稀罕事儿,但用内行的眼光来审视,这一例成功的医案,有多高的学术水准?称之为“保卫战”,太危言耸听了吧!当然,对外国人特别高看,是我们(特别是官场上)的传统,早在晚清,就有“百姓怕官,官怕洋人之”之谓,不过。大清皇朝离场都已经100多年了,这种臭毛病,还改不掉吗?
再者,善待外国人,包括善待外国男人亟待救治的生殖器,这完全应该,但希望能把这种崇高的精神发扬光大,做到像善待外国人、善待外国男人亟待救治的生殖器那样,善待中国籍的患者。就在本文提到的这件正能量满满的善事发生后没多少天,上海市某医院的一名中国籍女护士,哮喘急性发作,自救无效,首先向自己的医院求助,但因为没有核酸检测证明遭拒,转求其他医院,同样遭拒,最后只能在巨大的痛苦和失望中死在医院门外。据说,最近以来,类似这位女护士的遭遇,在上海并不是孤例;新冠疫情笼罩下,可以成功地打一场外国男人的生殖器保卫战,却拒绝向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中国同胞伸出援手,这真是让人心里难过!特别是新闻中的如下文字:“50 小时远远超过了生殖器异常勃起的最佳抢救时间,后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对年轻未婚的患者,无疑是不能承受之痛。”字里字外,饱含深情,说得好;但要问的是,对那位屡遭不予救助的中国籍女护士而言,死亡,难道是可以承受之痛吗?当然,她死了;一死方知万事空,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承受巨大痛苦的,是她的家人、亲友,还有我们!
最后,想把一个故事,讲给发布《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丁丁保卫战”》这篇奇文的先生(或女士)。
1966年文革妖风初起之时,西安的一家造反组织在闹市大差市十字开设了一个广播站,该组织的一把手常常来此发表演说蛊惑群众,被人戏称为大差市市长。此人的造反行径当然不足为训,但毕竟是名校高材生,演讲中有些语言的运用,倒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他在抨击对立面的造反组织时,曾教训对方“别把疮疤当奖章”,仅从修辞角度来评价,就颇为生动。发生在上海的那场“丁丁保卫战”,孤立来看,当然是好事,但在最近上海抗疫屡出丑闻的大背景下,发布这么一条新闻,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那也是把疮疤当成当奖章示人,还满脸的洋洋得意,真是蠢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