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吴峻,杨杨,商子雍,郄海燕,武建吉,高王博
邂逅,与两位老小朋友
商子雍
先来解题:小朋友的含义很明确,就是比我年龄小很多的朋友;至于在小朋友之前又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她们二位虽然小我不少,但我们的相识,却是在30多年以前。
事情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老朋友武建吉发来信息,说是吴峻从深圳回西安了,在一起坐坐吧!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奈何10月里我特别忙,所以一直拖到11月2日,我们才约好上午10点,在德福巷时光咖啡小聚。
好长时间没在德福巷消费了,寻找原本熟悉的时光咖啡,竟然还小小地周折了一番。登上二楼,不出意料,吴峻、武建吉已经在那儿等候;但意料之外的是,房间里还有两位美女:杨杨,郄海燕。
太让人高兴了!一边和她俩握手,一边扭头对吴峻说:“你这个家伙!”吴峻则笑着回答:“就是要给你一个意外之喜!”
我和杨杨,是1984年几乎同时来到西安晚报的,我在文艺部当副主任,她在总编室当编辑,起初并不熟悉。但没过多久,也就是一两年时间吧,我的工作调整到总编室,和杨杨坐在一个办公室里,三四年以后,我到周末专刊部当主任,才搬到另一间办公室去。在总编室那几年,我们相处得很好,主要原因,是彼此都属善良之辈。
郄海燕和杨杨同龄,她来报社要晚几年。这位西北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在体育部当记者,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大家公认的才女。和杨杨一样,善良也是郄海燕突出的性格特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报社,我,摄影部的吴峻,体育部的刘君狄,经济专刊部的张敏,都和郄海燕关系不错。
那是一段让人难忘的快乐时光。
但后来,吴峻、刘君狄、张敏去深圳发展;杨杨则跑得更远,先去了香港明报,后来又飘洋过海去了华盛顿侨报;郄海燕呢,先转投陕西电视台,后供职中央电视台,在专栏节目里作出镜记者,颇有几分星范儿——这真是应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的筵席!
久别重逢,在一起絮叨陈年旧事,真有一种让人倍受感动的温馨!同亲情、爱情、乡情一样,友情也是人类的一种弥足珍贵的感情。在我们人生的不同的阶段里,都有不同的朋友相伴,用他(她)们的善良给我们的生活添增亮色——幸福,绝不可以少了这样的元素!
短短4个小时的相聚后,大家又要各奔东西。吴峻的家在深圳,郄海燕如今定居北京,杨杨则要再去美国,留在西安的是我、武建吉、还有也参加聚会的古建专家高王博。握别,惜别;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当然,这份祝福,要特别送给我的两位老小朋友:杨杨、郄海燕!
和杨杨。
和郄海燕。
小聚结束,下楼,在店门口,遇见了时光咖啡的老板,好像是3年前吧,我们曾在一个读书沙龙上合影。感谢她把当时的照片传了过来,对照两张照片,我又老了不少,此之谓:岁月无情;或曰:时间是把杀猪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