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人倜先生的杰出贡献

标签:
文化 |


2020年1月16日按:
本文发表于2019年第4期《西安文史研究》
邹人倜先生的杰出贡献
——在邹人倜先生追思会上的致辞(2019年10月24日)
商子雍
诸位,今天,我准备以《邹人倜先生的杰出贡献》为题致辞,来送别我们的这位老朋友,并向他呈上崇高敬意和不尽哀思。
纵观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杰出贡献这个词组,好像从来都是那些五花八门的大人物的专用品。但今天,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厅堂里,回顾邹人倜先生的一生,特别是回忆他生命中最后的二十多年,我们却必须承认,把杰出贡献这四个字和邹人倜这个一介布衣、一位草民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实在是太恰如其分。
说到邹人倜先生的杰出贡献,当然不能不言及他60岁退休以后,以民间之力,创建西安超人集团公司,殚精竭虑20余年,在硅胶雕塑等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功。昨天的西安晚报上,醒目发表了一条配有邹人倜先生遗像的消息,标题就是《“中国硅胶人像第一人”离世》。“中国硅胶人像第一人”(其实,还应该再加上一个“中国仿真机器人开拓者”)这样的冠冕,既是指他开风气之先,也是说他在相关领域里成就显赫,对邹人倜先生来说,是实至名归。
但立足于个人的感受和认知,我心目中邹人倜先生的形象之所以高大伟岸,主要是源于他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对被湮没多年的“二十四道拐”的不懈寻求。“二十四道拐”位于贵州省晴隆县,是二战期间连接中国西南和东南亚诸国的滇缅公路(亦称史迪威公路)及滇黔公路的一部分,设计者是邹人倜先生的伯父、有着中国“公路巨子”之称的邹岳生前辈。包括“二十四道拐”在内的滇缅、滇黔公路,曾把大量的物资从境外运到国内,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个世界公路史上绝无仅有的奇特工程的设计、建造与维护,也是二战期间中国和美国成功合作的一个经典范例。1949年以后,“二十四道拐”被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而邹岳生前辈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蒙冤入狱,后来又在眼下被称作“艰苦探索”的那个荒唐岁月里惨遭迫害,下落不明。毋庸讳言,邹人倜先生对“二十四道拐”的苦苦寻求,有着亲情这么一个重要因素;但亲情,还有爱情、友情、乡情,都是人类弥足珍贵的感情,受亲情驱使,去寻求一段被湮没的历史,这无可指责,更何况鄒人倜先生的境界,远非亲情二字可以概括。围绕着“二十四道拐”这个话题,我和邹人倜先生曾有过多次交流,我深感,他以古稀之躯锲而不舍地去寻求“二十四道拐”,努力让历史在这个虽小、却重要的局部以真面目示人,更多的驱动力,是来自民族大义、是来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这,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太漫长,世界太广阔,作为一个自然人,在自己所拥有的有限时间和空间里,能把一件事做好,已属不易,而邹人倜先生,退休以前是西安电影制片厂出色的电影特技专家,退休以后又在硅胶雕塑、以及让“二十四道拐”的历史回归本来面目这样一些领域里功绩卓著,他的一生,真是让人仰之弥高。现在,邹人倜先生已经成功完成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跨越,继续生龙活虎地活在亲人和友人的心中,而他的事业,也还在继续造福于认识他和不认识他的诸多民众。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永垂不朽吧!
再次向邹人倜先生呈上崇高敬意和不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