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国学论坛
商子雍
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国学论坛已经举办到第六届了,作为一名地方文史研究馆的馆员,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乐于参加的,尽管事先要准备论文、费时费力。一者,这是馆员的义务;二来,这是扩大眼界、提升自身水准的好机会。2016年,西安文史馆的领导希望我能为中央馆当年的国学论坛提交一篇论文,恰好这一年夏天,一个玄奘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安的人民大厦举行,大慈恩寺方丈增勤大和尚力邀,我勉为其难提交了一篇论文《非学术眼光里的玄奘》,这篇论文也符合那一年中央馆国学论坛的征稿要求,于是再次呈上,再次前往西安的人民大厦,参加了那一年中央文史研究馆的第三届国学论坛。
今年我向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学论坛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文化的前后左右》,符合这次论坛“新中国文化70年”的主题。10月10日下午乘高铁赴北京,入住位于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国际饭店,11日全天开会,12日上午乘高铁返回西安。日程很紧,以致回家以后已有疲累之感。但收获也颇大,论文集中有很不错的文章,发言精彩的也颇有几位。看来本年的论坛,还真是组织的不错!

和西安乡党陈薪伊女士在本次论坛上的不期而遇,是一个意外之喜。这位1938年出生在西安广仁医院(今天的第四人民医院)的大戏剧家,13岁考入陕西戏曲研究院,先学表演,好像不甚成功,后学导演,结果大获成功,是当今戏剧舞台上实至名归的传奇人物、风云人物。上午的论坛结束后,几位西安人在一起聊天、合影,非常开心!
陈薪伊老师两侧分别是我和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再往边是陕西馆和西安馆的工作人员,都是西安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