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商臻的散文集《炕头咖啡》
(2015-08-04 22:04:20)
标签:
转载 |
我是春节期间看完这本书的。看完之后心里暖暖的,好像除夕夜里的红酒还在身体里沸腾。正值早春二月,天空飘着细雨却已经有了绿意。合上书本望去窗外,湿漉漉的地面泛着青蓝色的光泽,屋檐下的雨滴清脆悦耳。秋天落叶的枝桠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萌出星星点点的嫩芽。
房间里安静极了。炉子上煮了咖啡。在火焰的催促下,聚集起非凡的泡沫,你推我搡争先恐后,散发出浓烈的气韵。这里不是德福巷,却也味道迷香。商臻主张的炕头咖啡大概如此吧。不需要场景,不需要情调,更不需要装模作样。就像她的散文,简约、通透、长驱入心。
商臻的文字极简,读起来顺风顺水。她深谙读图时代是读书的挽歌,精炼的集结着词句挥洒出日常的活色生香,令她的读者一开卷便欲罢不能。好比你在小步舞曲中,刚刚沉浸在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风格里,又被旋律带进鲍凯里尼富有强力个性的、戏剧性的篇章中。
她的叙述,她的独白,无外乎都是她个人生活的沉淀。每一个场景的描写,每一段内心的感悟,每一处峰回路转的语境,都具备着“我我文学”的特征。但是你从她的字里行间却可以看见你自己的内心。于是乎,打开书就像看见了你自己。放下它,你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你自己。
商臻喜欢喝咖啡。这可能与她的职业有关。在报馆做编辑,喝咖啡是最基本的工作。她喝简易咖啡,也喝卡布奇诺和蓝山。她喜欢吃乌龙茶泡饭,还喜欢吃沙拉和凉皮。在她的笔下,生活是一种享受。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简朴还是奢华,都可以有滋有味。读书、工作、看电影、写字,就这样——纯粹。
我在读《炕头咖啡》的过程中,一直想象着商臻的模样。也许她是一个小姑娘,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咖啡、松饼、小镜子和化妆盒。也许她是一个成熟的妈妈,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用平底锅煎蛋煮饭。再也许她是一个顽皮的书痴影迷,再再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美女胡子了,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干净利落势如破竹的笔锋。
大概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当你内心的语言落笔成文时,你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胆气与文采。内心越是炽烈,外表越是冷静。情感越是丰富,语言越是简洁。《炕头咖啡》中敏锐缜密的思维和空灵跳跃的文字,给了读者无尽的猜想。不过,据说商臻是一个非常非常文静的人。
商臻的《炕头咖啡》像是自说自话,又像是和朋友聊天。你可以来,也可以走。可以听也可以避开。不用像带着信念去读什么教科书,也不用像犯了错的孩子被谆谆教导。就当是看海,浪花朵朵。就当是观云,云动心动。如果哪些字句遂了你的心思,那便是你的福分,得来全不费工夫。
《炕头咖啡》除了文字、内容好看以外,知识的容量也大大超过了读者的预期。生活元素的包罗万象,全知视角的丰富多彩,房子、票子的幽默感悟,电影、书籍的及时随笔,足以让读者叹为观止。我很惊讶商臻对时间的调教,对于她来说,仿佛真的有“第二十五小时”。
可见知识积累的要点在于及时勤录。我们很多时候也有感悟,好多想法转瞬即逝。当你回过头时去找它,已经烟消云散。如果能像商臻这样及时的写下文字,既是记录自己内心里的那份不忘初心,也是对自我生存中常念美好的温暖回访。让懂你的人,在你的字里行间找寻路径,让爱你的人走进你的内心和生活。
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对话通道。寻求那个呼唤与被呼唤的人同时响应的时刻。有时候会折尽你一生的气力,却无果而终。如此,去读商臻的散文集吧。透过《炕头咖啡》的氤氲之气,对话一个大气文雅、横扫蛾眉的女子。没有阴郁沉吟的咏叹,更没有一星半点儿的矫情。
眼下的歌坛流行“踢馆”。众多的后起之秀跃跃欲试敢把前辈拉下马。我想,如果有一天文坛也流行“踢馆”,相信商臻一定会胜算在握,毫无悬念的长驱直入。只是担心她的文字太棒,有一天会盖过大名鼎鼎的商子雍先生。有道是虎父无犬子,青出于蓝胜于蓝。
201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