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老马识途”的博文:听商子雍老师讲课

标签:
文化 |
标签:
文化 |
2014.5.31日,早早的赶车到了未央党校四楼会议室,与区内众多文朋诗友简单寒暄后,一个和善慈祥、有具关中当今大儒风范的老师----商子雍先生,沉稳地坐在讲台上,语气和缓却不无分量;文辞高雅又不失幽默。一会儿像拉自家的家常里短,一会又像在自家客厅与朋友闲聊,一串串经典富含着古稀老人丰富多彩波澜起伏的生活阅历和饱览群书积沙成塔而累积的故事,勾连出五光十色的文学创作的深奥理论 来。
商子雍老师生于1942年,屈指算来已经七十又二了。依旧精神矍铄,精力充沛。一句“我也是业余作者出身 ”的话,一下子就放低了自己的身段,拉近了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商老师1959年于西安市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学历中专,至今不改当初的文凭。与那些为求高官不惜手段、费神巴力搞来的“博士.硕士”文凭的含金量不知要高多少倍!终生以教书育人、传播文化为荣,不羡高官厚禄,淡泊人生。不惜时常为他人作嫁衣裳,扶掖后辈,舞文弄墨一生,堪称我自己心目中的---关中大儒。
本讲“关于杂文的创作 ”课,是由未央区群众文化馆组织的,受众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和作者,文学在他们心中的崇高神圣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商老师深入浅出的从杂文的起源、分类、兴盛、衰落;讲到构思,孕育落笔、写作。强调初学者一定要有思想、慢慢想,在思、在想的过程中连缀文章要写的主题;思、想就像十月怀胎,开始写,就如一朝分娩,呱呱坠地一般;经常写,勤写,多切合实际,“对当前现实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之上深入思考,如实记录并发表自己看法,这样的文章,方为佳作!”善意对杂文的初写作者尽最大努力的呵护和提醒,可谓苦口婆心、 肺腑之言!
多看书,勤看书,多关注周边邻里、邻省、乃至邻国发生的大事小情,针对这些进行自己的有效思考,拓展知识面,从而写出对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有用的杂文来。“怎么说话,就怎样写作”“吾手写吾口”真正做到:
想--- 说----
写 ---三者一致。...
...朴实无华的语言,尽心尽力的交流,


毫无卖弄显摆做作的平实语句,就如自家的一位至亲和长者。为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毫无卖弄显摆做作的平实语句,就如自家的一位至亲和长者。为我们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前一篇:5月22日,在昆山市锦溪古镇
后一篇:醴泉,礼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