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邂逅李国庆

(2014-02-28 21:20:26)
标签:

文化

 邂逅李国庆

商子雍

 

     天下的人和事,有一些还真是怎么也说不明白;其中的一种,便是有的人天天碰面,却不会在你的心里留下印迹,而有的人只是一次小聚,就会长久地活跃在你的心中。

     一个姓和名都缺乏独特之处、但为人处世却独立特行的李国庆,便是这后一种人物。

和李国庆不期而遇是在前不久的一个双休日,事先商子秦打来电话,要我和他一起去见一位摄影家,看看此人的一批新作品,并介绍说:这位摄影家是省直机关的一位公务员。闻听此言,我立马拒绝:不去不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员队伍中的摄影家(还有书法家)越来越多了,这当然是好事,喜欢照相写字,总比热衷声色犬马强嘛!但这不能构成我亲近他们的理由。商子秦笑着解释说:是公务员,不是官员。并特别强调:这伙计是个茶痴,喝普洱的主儿。

于是,袅袅普洱香,把两个素不相识的爱茶人连接到了一起,并且,小聚之后,彼此好像都有那么一种“茶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

    那天上午,说是来看李国庆的摄影新作,但一多半时间,却是在喝茶、聊茶。我发现,人高马大、举止豪爽的李国庆,一旦坐到茶台后面,就立马凝声屏气,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地烧水、投茶、洗茶、泡茶、出茶……显得那么宁静、平和。李国庆说:茶(尤其是好茶),是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和茶亲近,切忌心浮气躁。在泡茶的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用虔诚的心去体味茶的脉动,才有可能把茶的内在活力张扬出来,并进而做到茶人合一,让妙不可言的茶汤既润泽我们的口腔、肠胃,更洗涤我们的心灵。对茶的理解,竟然如此深刻和精到,再加上我零距离目睹的他用“心”泡茶的生动场景,这一切,不能不让我这个比他多喝了不少年茶的老茶人,暗暗地道一声“惭愧”!

坊间有云:“饮酒学仙,品茗向佛。”这说明,自古以来,茶与佛,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旧时好茶,也的确是常常出自寺院。比如,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苏东坡在杭州当通判,一日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拜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于是苏东坡在禅院的粉壁上题诗一首,其中有言:“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正是缘于此,我一直认为,在那种真正爱茶的人身上,都会程度不同地展现出佛性。李国庆也是如此吗?这就要说到他的摄影作品了(按:“魏帝一丸药”中的魏帝,即魏文帝曹丕,其《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意思是说,魏文帝游西山,得仙童丸药,服后身生羽翼,这事太玄妙了!至于“卢仝七碗茶”,知道的人可能较多,这里就不再赘言。)

李国庆的这一批作品,是他前不久驾车深入新疆西南部的沙漠深处,对那里一个少数民族村庄的自然、以及人文生态的真实记录。现代化的大都市相比,李国庆镜头中这个村庄的不但风貌十分简单,而且朴实到了让久已习惯五光十色城市生活的我们,顿生恍若隔世之感。对这一批作品,商子秦另有文章做较为详细的解读,而我,只想从宏观上谈一点儿感受。

我觉得,同用“心”泡茶一样,李国庆也是在用“心”拍照。李国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状态我不知道,但我感到,他在和茶、和艺术创作对象咫尺相向时,内心是单纯而干净,充满着一种童真(这种心态,就是我心目中的佛性),也因此,他能够和谐、自然地与拍摄对象(不管是鸟兽草木还是各色人等)在感情层面交汇、碰撞、磨合,产生灵感与冲动,进而把最感动人的瞬间,定格在自己的镜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如今,拥有照相器材并经常东拍西照的中国人,怕是要数以亿计吧!但优秀的作品(更遑论出色的摄影家)却寥若晨星,个中缘由,就在于要达到用“心”拍照的境界,既需要先天的灵性,更需要后天的磨砺,不容易!

和李国庆一起喝茶、聊天,忽然想起另一位李姓中国人,名叫李嘉廷。此人当过云南省省长,因腐败被判重刑,应该至今还在铁窗之内吧!他的小儿子李勃也不是好东西,和其父一起锒铛入狱。李勃在东窗事发以前曾声称:“身在侯门,不当革命接班人就当商人。”李国庆的爷爷当过比省长还稍稍大一点儿的官,也算是“身在侯门”了,缘于此,我向他发问:“你怎么不去经商?”李国庆回答:“经商是能挣大钱,但也太危险。”我又问:“那为何不去当官?”李国庆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没有回答。

中午吃饭时,指着桌子上的几盘牛肉、鸡肉、鱼肉,李国庆向我慨叹道:“天天吃不上肉的人才特别想吃肉;倘若一睁眼就能能看见肉,而且天天如此,你还想吃肉吗?”我暗自寻思:天天吃不上肉的人特别想吃肉,这是他们的正常欲望、正当追求,毕竟,吃肉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而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吃上了肉,也属可喜可贺,总不能让传统食肉者群体以外的人永远吃不上肉吧!至于那种一睁眼就满目是肉的人,在享受的同时,也有机会发现吃肉所存在的风险,其中一些人因此谢绝吃肉,也不失明智之举——不过,以李国庆的聪慧睿智,这样的道理他哪儿会不懂!于是,我也笑了笑,没接他的话茬。

大概是由于那天上午我们对茶(特别是对普洱)的交流特别投缘吧,临别时,李国庆拿出几饼茶赠我,是那种日光晒青的野生乔木大叶种茶。这种茶,当年喝着就不错,放几年再喝更好。李国庆对我说:“商老师,这一包茶您肯定不舍得马上打开,我另送您一饼,回到家就尝鲜!”闻听此言,我心中窃喜,但却未能免俗地要虚情假意客气几句。旁边一位朋友说:“商老师,您赶快收下,小心国庆一会儿后悔。”“是这样吗?”大家好一阵大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句话
后一篇:澄城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