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播报·之三

(2011-03-11 10:27:27)
标签:

杂谈

非常播报·之三

商子雍

 

奶粉困局

如果所谓的奶粉困局是出现在美国,那好,我们可以说,这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的铁证;但遗憾的是,此种困局的发生地,是在中国。

奶粉困局在中国内地的表现,是国产奶粉的牌号尽管五花八门,货源也相当充分,但却乏人问津,而这种困局影响到香港、澳门,其表现则如诸多内地媒体新闻标题的如下表述:

大陆游客和香港市民因抢购奶粉打架;

香港限购奶粉应对内地游客;

内地奶粉兵团“血拼”湾仔,

澳门现奶粉荒,有婴儿被迫喝粥;

……

国产奶粉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奶粉,但内地相当多数婴儿的爸爸、妈妈,却义无反顾地对后者趋之若鹜,难道中国人荷包里的钞票,已经多的装不下了,必须专门去买价格高的商品?当然不是。因为,港、澳两地的抢购乱象,其根源就在于在那里买奶粉省钱。至于内地消费者冷落国产奶粉的根本原因,则出自安全考虑:谁知道无良奸商会在里面添加些什么样的不是东西的东西呢?

比起发达国家来,中国内地的食品卫生标准,本来就宽松不少;要命的是,连这种较为宽松的标准,也执行得马马虎虎。按说,一个健康的社会,纳税人花钱雇来的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是必须尽职尽责地为国民服务,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可刚才上网,发现了一条让人禁不住摇头叹息的消息:某某市食品稽查分局提醒市民,吃火锅时要通过看、闻、尝、听、问鉴别“地沟油”……市场上的食品种类繁多,有多少市民能较多(更不要说全部)掌握鉴别食品真假优劣的技能呢?话说回来,如果市民能够做到这一点,那还要你们干什么?白花纳税人的钱啊!

所以,归根结底,中国内地的奶粉困局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原因是在于食品卫生标准的太过宽松,再加上监管懈怠、处罚不力。三鹿毒奶粉事件处理了一个国家质监局局长,但时隔不久,此人就异地复出;另一起毒奶粉事件中,惨遭荼毒的是众多“结石宝宝”,而一些勇于维权的宝宝父母,却成为执政者眼中的不稳定因素,遭受打击,这样的执政心态和执政行为,是在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