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书馆又打来电话

(2010-08-24 17:03:06)
标签:

散文

图书馆又打来电话

商子雍

 

 

3年前的9月,西安图书馆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我知道了张弥不幸辞世的噩耗。后来,在一篇题为《送张弥远行》的文章里,我曾记录了这个过程——

“9月上旬,接到西安图书馆一位先生的电话,说是他们的天禄讲坛国庆黄金周期间要办几次讲座,张弥馆长希望我能承担其中一次的讲课任务。我回答说:你们馆长这一次怎么这么客气?过去他要我去讲课,都是硬性摊派,像生产队长给社员派活儿似的,可从来没用过“希望”这个词儿啊!

过了几天,图书馆又打来电话,告诉我讲课的时间是10月4日下午两点半,并要我告知一下讲课的题目。事毕,这位先生对我说:‘商老师,4号那天,您自己打车过来吧,我们馆长不能去接您了。’‘为什么?’‘他走了。’‘他去哪儿了?’‘他走了……’”

那是一次放下听筒以后很久,还让人茫然若失的通话!

整整3年过去了,还没等到9月,8月下旬,又接到来自西安图书馆的电话:“商老师,马上就是我们老馆长的3 周年忌日了,您再写篇文章吧!”

张弥“老”吗?他去世的时候,好像还不到55岁啊!

其实,就在接到这个电话的前几天,由于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刘法鲁老师的去世,我就又一次想起了张弥。

张弥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西安市话剧院,所拥有的第一份职业是话剧表演;当时,法鲁老师是他的前辈、他的领导。

就像3年前我在那篇悼文中所写的那样,我和张弥,是那种“几乎没有任何‘私交’的朋友”。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10年里在市政协共同参政议政,以及经常去图书馆的天禄讲坛讲课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他的人生经历(不管是“过五关斩六将”抑或“败走麦城”),也从未专门打问,半半拉拉地知道一点儿而已。但我敢断言的是,张弥在他最初的职场上,好像是表现平平。张弥生前,我曾当面调侃他说:“老弟呀,如果你一直呆在话剧舞台上,充其量也就是扮演个群众甲或者匪兵乙吧!”张弥没有回答,却仰天哈哈大笑。

张弥的才能是在管理上。他后来担任西安市戏装厂厂长,参与筹建西安图书馆并最终担任馆长,所显示的管理才能,所创立的可观业绩,显然已被广泛认可,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市级还是省级,我记不清了),无疑也是实至名归。

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另外一件和法鲁老师有关的事。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去西安图书馆讲课的时候,讲演厅里,一位忙着摄影、录像的小伙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小伙子身材修长,面容英俊,不但干起活儿来手脚麻利,而且眉宇间还透出来那么一种让人喜欢的机灵劲儿。讲完课以后,我到张弥的办公室里喝茶、聊天儿。我问他:“从哪儿找来这么一个小伙子,站在那儿,不用说话就讨人喜欢。”张弥回答:“他说不了话,是聋哑人。”我一愣,禁不住地感叹:“可惜啊可惜!”张弥紧接着又说:“这小伙儿是法鲁的儿子!”

早就听说法鲁老师有一个残疾儿子,没想到在这里和他不期而遇,还真是让人有点儿百感交集。张弥告诉我:“法鲁退休了,又得过一场大病,差点儿没‘过去’。到了这个年龄,又是这种身体状况,法鲁最放心不下的,怕就是这个哑巴儿子了。我能力有限,只能让孩子来干临时工,给他个饭碗……”

这以后的五六年里,这位小刘师傅先后有五六、甚或七八次,对我在天禄讲坛上的讲课进行了出色的录制,每一次讲课,我都要和小刘师傅交流一番,并郑重托他代问法鲁老师好。而对他制作的光碟,张弥每一次都要我签署一份授权书。我开玩笑说:“不给钱还要让我授权,张馆长你厉害啊!”张弥则笑着回答:“公益讲座,传播先进文化,不言钱……”再往后,则是3年前张弥的离去和几天前法鲁老师的离去……

逝者已经安息。而活着的我们,则必须打起精神,好好生活,天天进步。我祝福多年来一直和我愉快合作的西安图书馆的年轻朋友,我尤其要祝福那位在我心目中印象特别深刻的小刘师傅!我想,在他们心中,无疑和我一样,都会永远铭记着一个人:张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