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当“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2009-09-13 13:20:13)
标签:

杂谈

本文发表于2009年9月14日《西部网评论频道》、2009年9月25日天津《今晚报》

不当“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商子雍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名单,100位获奖者中,担任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90%,其中有人还身兼数职,而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等校级“官员”的多达20位,没有任何职位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拿破仑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之谓被很多人称道,但另外,一个把本职工作干得出类拔萃,并安心于这种差事的士兵,又何尝不是好士兵呢?只是,当前一种好士兵如愿以偿地当上元帅以后,有关方面再庄严(而绝非搞笑)地授予他“著名士兵”的称号,是不是会显得很有几分滑稽!

同样,一个追求上进的高校教师,在通过艰苦努力成为实际上的名师以后,根据自己的爱好、才能和机会,或者选择继续当一线教师,或者谋取“一官半职”去从事管理,皆属合情合理。但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好教师成为管理者以后,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他的教学、科研肯定要受到不小影响;就算他的本职工作出色,那也只能被称作好管理者。还必须指出的是,在时下的中国,行政职务的获得,必定会带来可观的利益,这也算是对那些好管理者的一种报偿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出自提升高校教师水平、推动高校健康发展的良知,教学名师的评定,就定而不移地应该以一线教师为主,最起码,校一级的“官员”是绝不可以作为评选对象的。像现在这样,“官”要当,名师荣誉也不放过,赢者通吃,一个都不能少,那就不仅仅是“很有几分滑稽”,而是当事者显得太过贪婪、太嫌无耻。而教育部居然把这样一个太不成体统的所谓“名师名单”通过并公布,说轻一点儿,也得算是昏聩和麻木吧!

熟悉中国高校情况的朋友告诉我,如今在那里,只有先谋取个“一官半职”,进而获取科研课题、科研经费、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诸多好处,才有可能为从无名到有名、从小名到大名铺平道路,并最终成为由官方确认的所谓“名师”。是这样吗?如果说先成为货真价实的名师再去当“官”还算是一条正道的话,那先当“官”再获取(这里,咱们姑且不用攫取二字)所谓的“名师”称号,就明显不那么地道,甚或还散发出腐败臭味!

不当“官”的教师就很难成为好教师——如果在这种导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冷淡于教学、科研而热衷于谋取“官”位,使得高等院校越来越像官场而不复为学府,那中国教育的前途何在?中国的前途又何在?

末了,还有几句也许是蛇足的话要说。真正的名师,从来都不是首先、或主要由官方来认定的。上个世纪的二十到四十年代,中国的高校好像从来不曾搞过这种由官方主导的名师评定,但却有一批实至名归的名师彪炳于中国教育史册。今年由教育部认定的100位名师中的许多,以眼下的世俗目光来审视,固然是权也有,利也有,名也有,似乎风光得可以,但其中有几位最终可以如金岳霖、陈寅恪、梁思成、冯友兰等名师一般长存于青史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