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镜头里的缤纷陕西

(2008-11-18 20:17:37)
标签:

文化

《秦·新印象》一书已于2008年12月由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发表于2009年3月4日《西安日报》

镜头里的缤纷陕西

——序《秦·新印象》

商子雍

 

    同绘画、音乐、舞蹈相比,摄影是一种年轻的艺术门类。摄影术的发明,是19世纪中叶的事儿,从欧洲传入中国,也不过才百年有余。不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艺术(起码也是技术)在中国的普及速度之快、普及范围之广,却是其他艺术门类望尘莫及的。照相机(包括具有摄影功能的手机)走进万户千家的现实,常常会让人油然想起如下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倘若因此小瞧了摄影,认为它仅仅是一种连“傻瓜”亦能操作的简单手艺,那就大错特错了。尽管同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相比,器材等非艺术元素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要显得重要许多,但摄影是一种能把瞬间变为永恒的艺术,那么,摄影者应该把怎样的瞬间收入镜头呢?罗丹说:“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发现美的能力,则是一种修养、一种道行,是包涵有生活理念、审美情趣、人生历练、知识积累等诸多内容的一种综合素质,须经千锤百炼方有可能具备。不信请把我们瞎拍着玩儿的那些作品和摄影家的作品放在一起看,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么一比较。相信大家都会承认,站在艺术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那种文化消费行为,用香港人的说法来表述,只能叫作“谋杀菲林”——菲林是胶卷的英语音译,谋杀菲林即浪费胶卷。

    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名曰《秦·新印象》的精美画册,则是一本高水平的摄影艺术作品集萃。用镜头纪录陕西,这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一件事,但通过一部影集来准确、全面、生动地反映陕西的面貌,却绝非轻而易举。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上,陕西是一个厚重而醒目的存在。周秦汉唐的建都之地,历史源远流长;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建设日新月异,所以,能不能通过一幅幅摄影艺术作品,使得陕西的历史和现实水乳交融,交相辉映,便是这部影集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正是在这一点上,《秦·新印象》做得相当出色。

    我很赞赏影集的创作者们立足于“新”去表现今天的陕西。周秦汉唐的辉煌是祖先的辉煌,陕西人尽管完全有权利因祖先的辉煌自豪,但却没有理由、当然也不曾躺在这种辉煌上安睡。近一些年来,陕西的建设新成就数不胜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成果丰硕的高新技术产业,水清树绿的生态保护区……所有这些,当然是足以帮助读者形成“陕西新印象”的主要内容。

    我更赞赏影集的创作者们不是脱离、甚或割裂历史去表现陕西的“新”。历史是一个过程,如果用河流来比喻历史,源头虽然只是涓涓细流,烟波浩淼的中游和下游却缘此而生,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和基础,对陕西这么一个历史传统悠久而深厚的地方而言,就更是如此。影集中对陕西物质、以及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的反映,特别是对那些已经融化进陕西人的血液、在现代陕西人的生活中和谐存在着的诸多民俗的反映,更是活灵活现,感人至深,让人对洋溢着无限生机的古老陕西,油然而生敬意。

    陕西是古老的,陕西也是青春的;陕西是传统的,陕西也是现代的。从历史深处的辉煌中走来,陕西还将继续大步前行。面对着五彩缤纷的《秦·新印象》,作为陕西人,我自豪。

    是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紫砂情
后一篇:即墨吃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