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08年9月9日《西部网评论频道》
关爱残疾人请从脚下做起
商子雍
残奥会正在北京召开,有关残疾人受到关爱的消息遂时不时地在媒体出现,这当然让人欣慰。
手头刚好有一个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残疾人的数目竟如此巨大,还真是出乎我的想象。
那么,这么多的残疾人,他们眼下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曾从北京的一家大报上读到一篇题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文章,对这么一个命题,我当然完全同意,只是文章第一段的如下表述:“ 当‘千手观音’向全世界伸展开那震撼人心的手臂,没有人会怀疑,中国的残疾人在祖国的大家庭中不断创造和享受着美好生活”,却未必恰当。因为,十几个残疾少女演出了一个精美绝伦的舞蹈,绝不等于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残疾人全都“享受着美好生活”。反过来说这件事,许多发达国家并不曾推出类似《千手观音》这样的优秀残疾人艺术作品,你能据此说人家的残疾人事业不怎么样吗?
事实上,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第一次深切并强烈地感受到残疾人所受到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在欧洲。十几年前,在奥地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欧洲国家的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四通八达的盲人步行道和遍布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这种景况,既让我深受感动,也令我大感惭愧——到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够这样呢?所幸的是,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认识水平的逐渐进步,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硬件建设越来越好。记得当我在连接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的地下通道里,见到了专供残疾人轮椅行走的坡道时,记得我发现西安的南大街和北大街两侧的人行道上,开始铺设盲人步行道时,都曾经不胜欣喜。因为,这些看起来小小的变化,是在展现着社会的大大进步。着眼于此,说“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看没什么不合适的。
只是诚如邓朴方先生之所言:“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基本认识应该普及到每个人的心中,人道主义更应该深入到中国的人心当中。”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一些发达国家尚有差距。
2000年3月29日,我曾在《西安晚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慨叹盲人道》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些文字:“文明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但它却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而下载体来展现。正是南大街和北大街人行道上新出现的盲人步行道,使我们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了西安走向文明的步伐。遗憾的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南大街西侧人行道上的很长一段盲人步行道,却被停放的汽车、自行车所霸占。也许实施这种霸占的人,并未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已经侵犯了盲人的权益,但正是这种无意识的侵犯,才更让我们痛心。因为它反映出来的,是一些人对盲人权益的严重漠视。看来,对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关心,还没有成为整个社会和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在走向文明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8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侵占盲人步行道的情况,是否已经在西安绝迹了呢?8月29日上午,在做完了残奥会火炬传递的电视直播以后,我专门步行回家,以观察盲人步行道的情况,发现被占用的地方依然不算太少。看来,关爱残疾人,使西安城不断向更高的文明层面提升,西安人仍须一丝不苟地从脚下做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