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08年8月11日《西安日报·“子雍侃奥运”专栏》、2008年8月11日《西部网·“商子雍奥运杂谈系列”》
西安的城市英雄
商子雍
2008年8月10日中午,当来自西安的射击选手郭文珺,在北京奥运会的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用最后一颗子弹打出9.7环,从而使自己的总成绩达到492.3环时,她不但实至名归地摘取了一枚奥运金牌,而且也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一位新的城市英雄。
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个大类,射击比赛当然首先是在技艺这样一个层面竞争。不过,能够进入奥运会射击比赛决赛的选手,在技艺上无疑皆属顶尖一流,可以说很难分出高低上下。顶尖射击选手在奥运会这样的顶尖赛场上出现失误,几乎都是缘于心理失衡。所以,在奥运赛场上,与其说射击选手是在用枪比赛,不如说他们是在用“心”竞争。“心”指挥枪,枪瞄准靶,支撑着选手纹丝不动地发射子弹、击中靶心的,是波澜不惊的“心”。
不妨来看10日中午那场惊心动魄的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你会发现靶盘竟然是那么小,想来运动员举枪击发时,哪怕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动作轻微变形,也会导致子弹偏离靶心吧!而在世界大赛中,夺冠常常是总成绩领先零点几环。也因此,在这样的比赛中,即就是刹那间的心理波动,由此造成的击发动作变形,便会导致功败垂成,铸成终生遗憾。最终败在郭文珺枪下的俄罗斯名将帕德丽娜,不正是这样吗?她领先1环进入决赛,已经拥有了可观的优势;而在决赛的10枪中,她输就输在第二枪只打了可怜的8.5环,一下子就由领先1环变成落后1环。作为世界冠军的此人,居然打出这么糟糕的一枪,肯定是心理上出了问题。而郭文珺则不然,落后时不急不躁,并抓住对手的失误成功反超,领先以后更是稳扎稳打,不给对手翻盘的机会。从预赛到决赛,甚至直到领奖,第一次参加奥运大赛的郭文珺,都显得是那样心如止水,气定神闲。有着如此过硬的心理素质,郭文珺奥运摘金,实属理所当然。
郭文珺的奥运摘金,是压倒世界冠军的一次胜利。
郭文珺的奥运摘金,是从落后到领先最终取胜的一次成功逆转,是领先3.2环的无可争议的大捷。
郭文珺的金牌,是西安人在奥运赛场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
郭文珺,是西安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奥运冠军。从1998年1月她从西光中学进入西安市业余军事体育学校开始接受射击训练,到2006年9月入选国家射击队,再到这一次的奥运摘金,是西安的热土,为郭文珺夯实了成为奥运冠军的根基,而郭文珺,这个西安的优秀女儿,也用奥运摘金的优异表现,回报了她生于斯、长于斯、接受教育培养于斯的西安。
郭文珺是西安的骄傲!
郭文珺是西安当之无愧的城市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