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个角度说开幕式

(2008-08-10 09:46:19)
标签:

杂谈

本文发表于2008年8月10日《西安日报·“子雍侃奥运”专栏》、2008年8月11日《西部网·“商子雍奥运杂谈系列”》

换个角度说开幕式

商子雍

 

    评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着眼点多集中在文艺表演和点火上。在这里,我想开点儿新生面,换个角度来评说。

    有人调侃,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创造了一个世界新记录——历时两天,8日晚上8时8分开始,9日零时过后才结束。之所以会如此,原因之一便是参加开幕式的代表团竟然超过了200个,另外,又有近百位各国、各地区的政要光临开幕式,每到他们国家或地区的健儿列队进入“鸟巢”时,他们几乎都要起立招手,而下面的运动员也要放慢脚步,予以回应,如此一来二去,就耗费了不少时间。不过,恰恰是205个代表团和近百位各国政要这样两个数字,让人生动而深刻地感受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无限魅力、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吸引力,对此,我们理应感到高兴和自豪。

    还有一番感慨要发:当旗手姚明带领着中国奥运健儿出现在“鸟巢”时,我的思绪却忽然回到了24年前的洛杉矶。那个时候,中国的奥运代表团是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音乐声中,迈着军人般的整齐步伐走进运动场的。比起当年,这一届奥运会中国健儿的入场队伍,就随意了许多,有些健儿的步伐甚至显得多少有那么一点点散漫。当然,整齐划一的步伐在有些场合必不可少——如国旗护卫队在护卫国旗时,但运动员入场的队伍和步伐,在我看来,还时随意一点儿为好。因为,在体育比赛这么一种“游戏”场合,队伍和步伐的随意,显然更能彰显个性、张扬人性;更何况,运动员的这种随意,实际上是折射出他们的轻松心态,而轻松心态的基础,则是自信。从1984年到2008年,24年的历练,使得我们已经强大到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面对北京奥运了,这当然是好事!

    更大的感慨是因中华台北代表团的入场而生。新华社在一篇题为《北京掌声送给中华台北代表团》的消息中这样描述:“毫无疑问,在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代表团进场时,观众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东道主代表团。而第二热烈的掌声,他们送给了中华台北代表团。”此景此情,还真的让电视机前的我热泪盈眶。2003年,我曾去台湾访问,受到过台湾同胞的热情接待。我坚信血浓于水,8日晚上“鸟巢”里响起的送给台湾同胞的热烈掌声,实际上是在宣示一种意念: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理应携起手来,共同奋斗!

    在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和”这么一个汉字曾以多种字体反复出现。有道是“家和万事兴”。我想,怕是没有人不渴盼万事兴;那么,为了每个人小家的万事兴,为了中国这个大家的万事兴,为了世界这个更大的家的万事兴,让我们首先努力做到和睦、和谐、和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