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记忆做法东西小时候 |
偷刺猬
在我的老家有个风俗,就是每年过正月十五的时候多数的人家都要蒸刺猬,并且有人大摇大摆的去偷刺猬。
蒸刺猬像蒸包子差不多,就是用发好的面把馅包起来,先做成像刺猬的样子,然后在身子上用剪子斜着绞出一些刺,再在头上按上两个黑豆粒当眼睛,放到锅里蒸熟了就成了。不过,刺猬的馅必须是素的,因为蒸的刺猬主要是给各路神仙上供用的。每年一到正月十四这天,家家就都忙碌起来,和面、剁馅,蒸刺猬。蒸刺猬虽说不怎么复杂,一般家庭妇女都会做,心灵手巧的就更不用说了。但也有个别笨的不会做,只好求人帮忙。那些需要请人帮忙的户,往往都事先预备好了瓜子、花生和糖块等伺候着。还别说,被请的那些人都是手巧的,蒸出来的刺猬就是不一样,个个都身上炸着刺,头上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睛,活灵活现,像极了。
天快要黑的时候,人们就把正好的刺猬放碗里,供到各路神仙的桌前,有一些心急的,太阳还有两竿子高的时候就已早早的上好了供。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刺猬是一种吉祥物,能给人往家里驮元宝。所以,上供的同时,还都在自家大门口后面的上门城上放上两个刺猬,意思是让刺猬往家里驮元宝。
不知是从哪辈子留传下一种做法,就是一到天黑的时候,人们都要去偷放在大门口后面的刺猬,并且说,谁家偷的刺猬越多,谁家就越有福气。所以,不论大人孩子,每到正月十四和十五这两天晚上,都争先恐后的去偷刺猬。我小时候就经常去偷刺猬,究竟偷了多少也记不清了,反正是几乎每年过十五的时候都要去偷。有时候单打独奏一个人去,也有时候几个人凑在一起去。偷刺猬不像做贼的那样,鬼鬼祟祟的,怕被别人看见。而偷刺猬则是大摇大摆的去偷,好像是谁偷得越多就越光彩。每到过十五的时候,尤其是十四晚上,每家大门口的上门城上不知被人摸了多少遍,,这个刚摸过了,那个又来了。有的发现前面的已经把刺猬偷走了,可后面来的仍不死心,还非要再去摸一摸,心想,万一能再摸到一个呢。有时候偷刺猬的在大街上或是胡同里碰了面,都会不约而同的相互问到: “你偷多少啦?”有空手而回的就会说:“今儿个真倒霉,一个还没偷着呢。”而偷着的则会兴高采烈的大声说道:“我都偷四个啦!”记得有一次,我去偷刺猬时,由于动手早,天一插黑就开始偷,一晚上就偷了8个,把那些没偷着的羡慕的了不得。还有一年过十五时正赶上下小雪,我仍然不顾天黑路滑,照样去偷刺猬。这回可惨了,因我家住在高宅子上的一条胡同里,我出了门口不远就下坡,一不小心踩滑了,摔了个大跟头,弄了一身泥,把脚也扭伤了。没办法,只得一瘸一拐的回到家里。不但没能偷到刺猬,还养了好几天的伤。
眼下,会蒸刺猬的越来越少了,有相当一部分的户干脆不蒸了,偷刺猬的习俗也渐渐的淡化了。不过,我小时候偷刺猬的那些往事 ,却永远记忆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