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棒VI第17案,亡者之声

(2011-02-28 07:45:34)
标签:

日剧

相棒

水谷丰

寺胁康文

第六季

铃木砂羽

高树沙耶

氰化氢

娱乐

分类: 日本影视

 

城南大学理工部的助教三田村真司,由于记恨教授严厉批评自己的论文,因此利用自己保管化学药品的有利条件,从中盗取氰化氢毒杀了教授。由于教授患有心脏病,中毒死后的症状同心脏病发作的症状相似,案发地区有没有强制规定进行司法解剖的制度,因此警察根据经验判断是病死,三田村因此逃过一劫。不过,由于喜欢上了经常乘坐同一班车的年轻女性中津留顺子,三田村成为了跟踪狂,不过却遭到了顺子的拒绝。三田村由此怀恨在心,故技重施,用有毒的饮料进行调包,毒杀了顺子。结果警方再次判断为病死,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的顺子的父亲健吾,到处散发传单悬赏知情人,偶然看到传单的右京和薰开始进行了调查。由于尸体已经火化,基本上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但是细心的右京还是根据顺子家里地板上家具挪动的痕迹,找到了一个沾有氰化氢的橡皮筋。为了引起警方对女儿被杀案件的重视,健吾自己也服下了氰化氢中毒身亡。根据小小的橡皮筋,右京和薰终于抓到了真凶三田村。

 

这集的剧情不禁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日剧——亡者之声,里边曾提到,日本每年有15万人死于非命,而由于受到经费和解剖医生人数过少等条件的限制,每年解剖的尸体只有十分之一左右。负责调查顺子案件的现场警官熊泽从事一线工作有30年了,但是他也是有苦衷的,根据他的说法,虽然有强制解剖的制度,“但是国家规定的验尸比率,每年死去的15万具尸体中只有5000个能被解剖。”右京:“在各个地方根据这个制度,很多时候都是草草了事。”熊泽:“明明是我们的制度有问题,却把责任全部推到我们现场负责的身上,我不能信服。”右京:“就是这样,国家的这个制度虽不能说是十分完美,但是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现场负责的身上就可以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不能忘记用心倾听尸体给我们的一切消息。”看到这段对话,尽管数据和亡者之声里的有出入,但是不可否认,和亡者之声的主旨还是很像的。而且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不可否认,开始我也错怪了熊泽,但是并不代表他一点责任都没有,国家的制度也是为了完善这部分机制建立的,不过确实不完美,解剖的数量有限,使得类似于顺子的这种案件得不到正确的处理,而三田村这种人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发现了制度存在的漏洞,利用这个制度的漏洞去进行杀人,实在是让人又气氛又无奈。为什么右京和薰只是通过一个有毒的橡皮筋就能破案甚至还把相关案件一并解决了呢?这就是一种责任心的问题。制度存在问题,也是需要时间去纠正和完善制度的,但是对于具体办事的人员来说,不能因为制度有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制度上,自己就敷衍塞责,如果熊泽能够像右京这样的话,至少健吾先生就不会死去了,悲剧就会少一些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制度的不完善,给那些钻制度漏洞的不法分子创造了多大的有利空间,而他们则会给普通的百姓带来更多的悲剧和灾难。让美和子写报道揭露真相,我想不仅仅是为了中津留一家人,而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在不完善制度下生活的人们。

 

再次由衷地钦佩右京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确的判断!

 

附氰化氢的有关介绍: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非骤死者临床分为 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可致眼、皮肤灼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呼出气或衣物带有苦杏仁味,呼吸极度困难,阵发性强直痉挛,静脉血呈鲜红色不易凝固,化验检查血氰水平升高,或尿硫氰酸盐升高,有助于确定诊断。还应注意与癫痫、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有机溶剂中毒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相鉴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