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上文>,话说之前分析了老班章和茶王树的优缺点,老班章回甘生津更猛,但茶王树优胜于水路细柔,汤更甜美,茶气更凶悍.综合而言,即便拉上补下,最多也是打个平手,要我以身体感受为第一的标准,当然是茶王树更远胜老班章,但为何历年老班章的原料收购价都远在刮风寨一倍有多之上呢?
http://s1/mw690/50c9626bt0beb1f7fabf0&690
分析下来,我认为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吧:
1
但凡云南普洱哪个茶区变成热点,一定是外界原因所致,当年茶农和企业并没有这个能力让一茶区如日中天,所以与外界的接触方便与否会对价格有重大影响.这点好比丽江和桂林.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这句名言已经让桂林成为整个80年代风光游第一.而丽江身处一个道路非常崎岖偏远的角落,假若没有92年大地震,引发各路记着去报道,不会有人这么快发现丽江的美丽.所以,对外交往和接触很关键.老班章在2004年,已经开始被广州某著名茶商推广,到2007年,被深圳更具规模的茶商整体开发,有这样的外在力量,当然是它价格飙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反,刮风寨被这样规模有实力的单位整体开发的少.大家真的开始留意刮风寨大约时间是2009年.
2
路途艰辛所致.去老班章虽然路途崎岖,但这里茶区开发的较早,车离开勐海十几分钟到著名大米坝子勐混,老远就能看到老班章,但只是望山跑死马,一路在绕而已.
但你身处易武,你并没有对刮风寨一个直观印象.你只是随车绕道哪里,才知实际在哪里.应该说若同时从景洪出发,到老班章路途远比到刮风寨容易多.
但最关键之处在于,到了老班章寨子,就意味到了老班章茶区.但到了刮风寨,并不意味到了茶区,所以以外地人抢购而言,到了老班章寨子就能看到茶叶,开始哄抬物价了.但到了刮风寨并不意味着看到茶叶,看不到树,茶叶也不知道真假,哄抬物价起来难度大了很多.
3
产量彼此差距太大.老班章正常春茶产量全部加起来在17吨--20吨之间.而刮风寨茶王树春茶的产量在2吨--3吨之间.就大资金进入而言,老班章容量大更适合大资金的资金的进入,这点对它的价格影响的作用很大.
4
是最关键一点.若以刮风寨的茶去PK老班章的话,我自己都认为,老班章完胜.因为老班章口感统一.但刮风寨口感落差大.因为即便是一个自然寨,它都有三个风格各异的茶产区,白沙河,茶坪和茶王树.这三个茶区的茶都可以称之为刮风寨.但彼此口感差距有些大,只有茶王树堪称完美,其余两个也不差,但混淆在一起稀里糊涂的和老班章比,自然就处下风.
我记得某名人说过一句话"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我认为不妥,因为班章只是一个寨子,但易武是十几条寨子.所以这样不具备类比性.同理若"以老班章和刮风寨比较"也不科学,因为刮风寨有三个茶区,风格各异,其中两个茶区的原料不如老班章,但其中一个茶区的原料却胜过老班章.但因为被"刮风寨茶"这样一个笼统概念混淆在一起,当然吃亏很多.
明白上述奥秘后,我自己首先就不打刮风寨的名字了,因为谁知道它是不是白沙河和茶坪呢,但我们每年收的都是茶王树.必须要把茶王树单列出来,才能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PK老班章.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今年我招呼两拨客人去老班章到此一游,我到了勐海都不愿意陪他们上去,但四千元一公斤的老班章我们买了两次,都在勐海PK过老班章,如上所述,茶气茶远了.
信不信由你,我把话搁在这里了,未来茶王树会单飞出来,只要老班章价格站稳了,和它差距多少,就是茶王树的投资价值所在.
打完收工 2013 6 24
http://s14/mw690/50c9626btdfdea091530d&690
《接上文》之前有谈过,"班章为王,易武为后"这个提法是值得商榷的,毕竟老班章只是一个自然寨,类似汉族的一村,东北的一个屯,而易武缺实实在在是一个乡,它里头有最起码十个八个寨子吧,每个寨子的茶大风格类似,但小地方又各有千秋.所以以一个寨对数个寨比较,这样比法不科学.若按大易武概念,向明的曼松也算是易武茶,这个茶几年前价格早就严重高过老班章了.
http://img01.taobaocdn.com/imgextra/i1/82498299/T2EsohXnpXXXXXXXXX_!!82498299.jpg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w1017-1358030313.51.oHPPgH&id=18804045166&
有人也这么说,茶何为好,何为不好,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站在个人角度而言,当然也木有错,从自己喝茶出发,当然是嘴巴是好才是好,但收藏或者投资就不能这么看了,因为以后要转让或者交易出去的,当然还得有一个公允的标准。
所以还是回到茶好坏的标准.我自己粗略是这样区分的 1口腔表现
2身体表现.口腔表现主要是"层次感,耐泡度,回甘生津度,饱满度,喉韵等,香气"等,大体围绕这些,身体反应当然就是指喝茶后,除却口腔其他地方的反应,如头脑是否更清醒精神,身体是否更为放松,整个人从肉体到精神是否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说起来貌似很抽象,但你喝过这样的茶你就能体会到了.
就老班章而言,我连续四年有买一公斤,当缴学费自己喝.得出的结论是,它的好,绝非浪得虚名,堪称顶级好茶,因为口腔表现一流,身体反应也不错.虽然勐海系的茶,以茶味凶悍著称,但老班章又是勐海茶中最柔的.所以只要你喝的有些粗或者烈的那种苦化干的茶未必是纯老班章,老班章给我的体会是柔中带刚,苦微显,回甘快.茶气足.
而当我2009年第一次接触刮风寨的时候,我在芳村自己小店里,被他它当场电到一下.随后我立即买了飞机票到景洪,做了第一批刮风寨。
但刮风寨的茶落差很大,这点基本和老班章是一模一样的,真是有几个人做老班章,就有几个不同的老班章味。刮风寨也是如此,直到后来,我认识到了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对以后收藏茶叶很关键。那就是刮风寨里那些复杂的原料品种必须区分开来。
粗分,刮风寨有几种原料大行其道,其中小树茶,当然就是刮风寨子家边种植的那些,价值也不菲。何为“家边”,顾名思义就是家周边的地方,西双版纳寨子都在山坳坳里头,周围就是大山,这是紧靠寨子的山。刮风寨的家边不止有小树茶还有大树茶。除去家边的大树茶外,刮风寨还有三片乔木茶林,分别是“茶王树”、“白沙水”、“茶坪”,这三个茶区,又以茶王树品质最好,但奇怪的是,其余两个茶区的原料价格只是微微比茶王树便宜一百元上下,这个价差就是关键所在。
照我看,茶坪和白沙河应该类似邦盆,而茶王树应该类似老班章,若是这样就合理的。早期去做刮风寨茶的商人,都是把这三个料区的茶当做“刮风寨”这个纯料品牌区经营,其实这样也完全木有错。事实也是如此,但我们长期品尝这三个料区的茶,觉得彼此落差有些大。主要是白沙河与茶坪远不如茶王树。不论口腔,身体更是如此。
茶王树的茶,首先有股迷人的香气,这个香气是我目前闻到最为让人为之心醉的一股香气,它和弯弓不一样,弯弓只是花香,但茶王树的香气不是花香,很醉人,只要冲泡温度够。人隔着一米多元都能体会到这是茶王树。这点老班章是完全木有的,其次,茶王树的茶生津很好,往往从牙齿缝中渗出,这是我早期检验刮风寨原料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易武茶以阴柔著称,茶王树又是阴柔中最甚的,主要它的水路够细致,应该说它比老班章的水路来的更为细腻。当然高手过招并非一边到,老班章的茶底比茶王树更实,回甘生津更为猛烈持久。但在我最为重视的“身体反应”这部分,老班章也强但远逊色茶王树。茶气茶气就是发热,茶质里的有某些物质运行在经脉中,导致的整个人的身体如沐春风,焕然一新。喝完这口茶,人精神了许多。
我们反复用茶王树和老班章做比较,一致认为,在发热速度和程度上,茶王树都完胜老班章。最后的结论是,口腔各有优劣,我更喜欢茶王树的香气。但有可能老班章赢多一些。
老班章以茶气出名,茶王树却完胜它,况且就其他反面而言,茶王树也有其过人之处。有什么理由不追捧茶王树,我个人认为,茶王树价格要超过老班章。
实际中,茶王树价格远低于老班章,为何这样,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013
06 19
最近坊间很多大师名人都在开班授课,大讲普洱收藏之道。其实若理论方面的普洱收藏知识,大家都可以买本普洱书籍看看,或者去网络收集一下。因为谈来谈去无非都是这些东西,理论的东西很死,而且没有时效性。就普洱茶知识发展而言,现在还处于春秋战国的战国时期,很多事情未有定论,一切都在不断发展中,很多投资理论尚在验证期,而且还有不断完善之势。
http://s9/mw690/50c9626bgdf2c6a673908&690
但验证大师们是否在投资普洱上面有真材实料有个很简单的定律。一是看看大师们说的头头是道,自己有木有投资成功的经历,还是在教您之前自己先缴了一大堆投资普洱学费,假茶问题茶堆积了一仓库不知道如何解决。其二,大师们是否有五年以上从一而终的投资同一茶的经历。这点可以翻开其历史言论,看看五年前,七年前他都说了些茶,现在他对这些茶的态度和看法如何,当初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茶现在还有没有持有。若他都有五年以上看中一款茶并有亲身投资进去的资历,而且这款茶五年以来价值不断攀升每况愈上的,话,那么这个大师的你可以听听他的投资经验,融为贯通自己学习之用。第三,要看看大师在讲课之余是否都在说自己的茶,说自己的茶那不算是投资,而是变相销售而已。因为普洱茶投资范围宽广,如何在众多品种中找到一个未来之星,的确是一门学问,学会这样的方法,一来可以开开心心喝无敌好茶,二来每当打开自己的小仓库,看到堆到一地的那些茶,你都会笑而不是哭。
http://s12/mw690/50c9626bgdf2c6c919bfb&690
我玩普洱首先就是从投资角度出发,玩的欲罢不能的时候,就赤膊上阵也做起了茶商。但我总体的普洱茶经营思路就是投资,在投资中销售,在销售中投资。
且不说我第一单从业经历,投资十吨早期易昌号,十吨棕昌泰。这些有些运气成分,那是因为我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碰到了合适的人,但关键你自己要心中有数。当时我的想法就是三样。第一,小小普洱茶可以融入大量投资资本进入,第二,易武古树茶才四十元一公斤,而当初的所谓龙井茶,估计也过几百一市斤了吧。第三,是茶不会放坏,价值不断在陈化中增值。回忆2003年,我面对普洱茶的时候,的确是一无所知,两眼一抹黑。但关键的大方向我看懂了。而且有一点我不断提醒自己,学会掌握方法后可以先收藏再学习,因为等你学到了,机会也就错失了。
http://s13/mw690/50c9626bgdf2c6efb117c&690
当然,这样错失的机会我也有过。2004年当我把第一批近十吨棕昌泰交付一个香港大茶商的时候,我看到他东莞仓库里有些发白小熟沱。我问他这个怎么样,他笑笑不答,说你拿一条回去喝喝吧!回到店里,我首先就把同样是香港茶商的我师父钟汉荣请过来给他喝,他问我多少一颗,我告诉他十元。他说可以拿。于是我首批拿了20件,6000颗。但我心里没底,12.5元就卖给了厂家,和厂家抵茶款,厂家回头换了个包装,立即70元一颗全部销售完毕。原来是这么好的茶呀,当我第二次去补货的时候,已经涨价50%,15元了,后来两年之内涨了五倍,后面的涨幅就忽略不计了。以我风格,当初若我能读的懂这批优质港仓熟沱,我会全部拿下,总数600件,180000颗,倒手赚到三几百万轻松的事情。因为当初刚刚是这批茶出仓,我又第一时间看到,但碍于自己普洱知识有限,错失机会我也不懊恼。从投资方面看的确错失了大机会,但事实上我也卖了两三万颗,低来低去,高来高去,都是辛苦钱。普洱投资的前提是要提前布局,资金投入,等升幅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这就是普洱投资收藏学要教会你的。
当然所有的投资成功经历都伴随着一定运气,因为2003-2007都是普洱的大升势,这个时候你需要学会的只是如何升的幅度更大。但2007年是个转折点,在市道一片萧瑟低迷时,这个时候才是考验普洱收藏家眼光的时候,在大家都看高的时候抛,在众人都低迷的时候入,才是精明的普洱投资者的眼光。
在2007年普洱一片低迷的时候,我也有过两次大的投资行动。一是大量收集99易昌,那个时候99易昌的价格很漂亮,不止价格优惠,还有很多仓储一流的出来,我记得在最低迷的时候,我和一个香港茶商一次性买了七大件99易昌,这批茶就是后来备受赞誉的“舌底鸣泉”,因为它仓储极端干,初泡的时候甚至有烟味,有烟味就是很干的一个标志,因为稍微一湿,烟味立即就会消除掉。
第二个投资行动就是,在东莞拿了近二十件原野香,是薄纸干仓这款。干仓原野香很少碰到,而且还有这么大量,我记得当初是有借钱才完成这批收藏的。虽然就我而言,并不太喜欢原野香。但我综合了它正在不断上升的热度,干仓,以及低廉的价格,我认为这批茶有极强的投资价值。不得不说的是,原野香的风格并不是我喜欢的,我一直认为自己的03蛮砖要远强过它,但碍于市场,早期蛮砖卖价都是远低过原野香的,但卖着卖着,我就把蛮砖价格大幅升高,一举超过原野香,有这两款茶的朋友,其实可以对冲一下,来验证下我的眼观口感是否准确。
普洱投资说来说去主要体现在老茶方面,但新茶其实也充满机会。2009年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刮风寨,从此对这个茶区的关注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这么说,若木有刮风寨,我都很难再走近新茶领域,再去产区收新茶。只有对这个料区的品种高度认同,才支撑了我义无反顾连续做了五年它的茶,这样的执着不仅是代表一厢喜好,关键是看中了这里头的大机会和前景,才会不辞劳苦。有句话说的好,不利不起早,一定是有无限前景,才会千里之遥连续五年跑来这个茶区。
2010年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刮风寨茶价值严重低估,我知道其实每年不管茶涨幅多少,只要在我预判区间内,都是超级优惠的。当然这里我也有参考依据,它就是老班章。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013 06 14
《接上文》之前有谈过,"班章为王,易武为后"这个提法是值得商榷的,毕竟老班章只是一个自然寨,类似汉族的一村,东北的一个屯,而易武缺实实在在是一个乡,它里头有最起码十个八个寨子吧,每个寨子的茶大风格类似,但小地方又各有千秋.所以以一个寨对数个寨比较,这样比法不科学.若按大易武概念,向明的曼松也算是易武茶,这个茶几年前价格早就严重高过老班章了.
http://img01.taobaocdn.com/imgextra/i1/82498299/T2EsohXnpXXXXXXXXX_!!82498299.jpg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w1017-1358030313.51.oHPPgH&id=18804045166&
有人也这么说,茶何为好,何为不好,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站在个人角度而言,当然也木有错,从自己喝茶出发,当然是嘴巴是好才是好,但收藏或者投资就不能这么看了,因为以后要转让或者交易出去的,当然还得有一个公允的标准。
所以还是回到茶好坏的标准.我自己粗略是这样区分的 1口腔表现
2身体表现.口腔表现主要是"层次感,耐泡度,回甘生津度,饱满度,喉韵等,香气"等,大体围绕这些,身体反应当然就是指喝茶后,除却口腔其他地方的反应,如头脑是否更清醒精神,身体是否更为放松,整个人从肉体到精神是否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说起来貌似很抽象,但你喝过这样的茶你就能体会到了.
就老班章而言,我连续四年有买一公斤,当缴学费自己喝.得出的结论是,它的好,绝非浪得虚名,堪称顶级好茶,因为口腔表现一流,身体反应也不错.虽然勐海系的茶,以茶味凶悍著称,但老班章又是勐海茶中最柔的.所以只要你喝的有些粗或者烈的那种苦化干的茶未必是纯老班章,老班章给我的体会是柔中带刚,苦微显,回甘快.茶气足.
而当我2009年第一次接触刮风寨的时候,我在芳村自己小店里,被他它当场电到一下.随后我立即买了飞机票到景洪,做了第一批刮风寨。
但刮风寨的茶落差很大,这点基本和老班章是一模一样的,真是有几个人做老班章,就有几个不同的老班章味。刮风寨也是如此,直到后来,我认识到了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对以后收藏茶叶很关键。那就是刮风寨里那些复杂的原料品种必须区分开来。
粗分,刮风寨有几种原料大行其道,其中小树茶,当然就是刮风寨子家边种植的那些,价值也不菲。何为“家边”,顾名思义就是家周边的地方,西双版纳寨子都在山坳坳里头,周围就是大山,这是紧靠寨子的山。刮风寨的家边不止有小树茶还有大树茶。除去家边的大树茶外,刮风寨还有三片乔木茶林,分别是“茶王树”、“白沙水”、“茶坪”,这三个茶区,又以茶王树品质最好,但奇怪的是,其余两个茶区的原料价格只是微微比茶王树便宜一百元上下,这个价差就是关键所在。
照我看,茶坪和白沙河应该类似邦盆,而茶王树应该类似老班章,若是这样就合理的。早期去做刮风寨茶的商人,都是把这三个料区的茶当做“刮风寨”这个纯料品牌区经营,其实这样也完全木有错。事实也是如此,但我们长期品尝这三个料区的茶,觉得彼此落差有些大。主要是白沙河与茶坪远不如茶王树。不论口腔,身体更是如此。
茶王树的茶,首先有股迷人的香气,这个香气是我目前闻到最为让人为之心醉的一股香气,它和弯弓不一样,弯弓只是花香,但茶王树的香气不是花香,很醉人,只要冲泡温度够。人隔着一米多元都能体会到这是茶王树。这点老班章是完全木有的,其次,茶王树的茶生津很好,往往从牙齿缝中渗出,这是我早期检验刮风寨原料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易武茶以阴柔著称,茶王树又是阴柔中最甚的,主要它的水路够细致,应该说它比老班章的水路来的更为细腻。当然高手过招并非一边到,老班章的茶底比茶王树更实,回甘生津更为猛烈持久。但在我最为重视的“身体反应”这部分,老班章也强但远逊色茶王树。茶气茶气就是发热,茶质里的有某些物质运行在经脉中,导致的整个人的身体如沐春风,焕然一新。喝完这口茶,人精神了许多。
我们反复用茶王树和老班章做比较,一致认为,在发热速度和程度上,茶王树都完胜老班章。最后的结论是,口腔各有优劣,我更喜欢茶王树的香气。但有可能老班章赢多一些。
老班章以茶气出名,茶王树却完胜它,况且就其他反面而言,茶王树也有其过人之处。有什么理由不追捧茶王树,我个人认为,茶王树价格要超过老班章。
实际中,茶王树价格远低于老班章,为何这样,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013
06 19
<再接上文>,话说之前分析了老班章和茶王树的优缺点,老班章回甘生津更猛,但茶王树优胜于水路细柔,汤更甜美,茶气更凶悍.综合而言,即便拉上补下,最多也是打个平手,要我以身体感受为第一的标准,当然是茶王树更远胜老班章,但为何历年老班章的原料收购价都远在刮风寨一倍有多之上呢?
http://s1/mw690/50c9626bt0beb1f7fabf0&690
分析下来,我认为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吧:
1
但凡云南普洱哪个茶区变成热点,一定是外界原因所致,当年茶农和企业并没有这个能力让一茶区如日中天,所以与外界的接触方便与否会对价格有重大影响.这点好比丽江和桂林.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这句名言已经让桂林成为整个80年代风光游第一.而丽江身处一个道路非常崎岖偏远的角落,假若没有92年大地震,引发各路记着去报道,不会有人这么快发现丽江的美丽.所以,对外交往和接触很关键.老班章在2004年,已经开始被广州某著名茶商推广,到2007年,被深圳更具规模的茶商整体开发,有这样的外在力量,当然是它价格飙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反,刮风寨被这样规模有实力的单位整体开发的少.大家真的开始留意刮风寨大约时间是2009年.
2
路途艰辛所致.去老班章虽然路途崎岖,但这里茶区开发的较早,车离开勐海十几分钟到著名大米坝子勐混,老远就能看到老班章,但只是望山跑死马,一路在绕而已.
但你身处易武,你并没有对刮风寨一个直观印象.你只是随车绕道哪里,才知实际在哪里.应该说若同时从景洪出发,到老班章路途远比到刮风寨容易多.
但最关键之处在于,到了老班章寨子,就意味到了老班章茶区.但到了刮风寨,并不意味到了茶区,所以以外地人抢购而言,到了老班章寨子就能看到茶叶,开始哄抬物价了.但到了刮风寨并不意味着看到茶叶,看不到树,茶叶也不知道真假,哄抬物价起来难度大了很多.
3
产量彼此差距太大.老班章正常春茶产量全部加起来在17吨--20吨之间.而刮风寨茶王树春茶的产量在2吨--3吨之间.就大资金进入而言,老班章容量大更适合大资金的资金的进入,这点对它的价格影响的作用很大.
4
是最关键一点.若以刮风寨的茶去PK老班章的话,我自己都认为,老班章完胜.因为老班章口感统一.但刮风寨口感落差大.因为即便是一个自然寨,它都有三个风格各异的茶产区,白沙河,茶坪和茶王树.这三个茶区的茶都可以称之为刮风寨.但彼此口感差距有些大,只有茶王树堪称完美,其余两个也不差,但混淆在一起稀里糊涂的和老班章比,自然就处下风.
我记得某名人说过一句话"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我认为不妥,因为班章只是一个寨子,但易武是十几条寨子.所以这样不具备类比性.同理若"以老班章和刮风寨比较"也不科学,因为刮风寨有三个茶区,风格各异,其中两个茶区的原料不如老班章,但其中一个茶区的原料却胜过老班章.但因为被"刮风寨茶"这样一个笼统概念混淆在一起,当然吃亏很多.
明白上述奥秘后,我自己首先就不打刮风寨的名字了,因为谁知道它是不是白沙河和茶坪呢,但我们每年收的都是茶王树.必须要把茶王树单列出来,才能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PK老班章.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今年我招呼两拨客人去老班章到此一游,我到了勐海都不愿意陪他们上去,但四千元一公斤的老班章我们买了两次,都在勐海PK过老班章,如上所述,茶气茶远了.
信不信由你,我把话搁在这里了,未来茶王树会单飞出来,只要老班章价格站稳了,和它差距多少,就是茶王树的投资价值所在.
打完收工 2013 6 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