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褐色昌泰号优劣关键:(密切留意随后的实图说明》
http://s14/middle/50c9626bgb171a6e3682d&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516387110
左边和右边这片的外包装都是木有条形码的,内飞一样,左边是一颗章,右边是两颗章,看看饼面那片“浆”的感觉更甚
http://s3/middle/50c9626bgb171b36e7062&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516387110
后面看的比较清楚一些,左右次序没有变,左边明显粗老料多一些
http://s1/middle/50c9626bgb17279d3aeb0&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516387110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左右两边茶的厚度,重量都是一样的
http://s11/middle/50c9626bgb1728aae803a&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516387110
当然从这样摆放的话就看的更为清楚了,厚的茶有些松散,薄的茶相对紧密,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这样比较的,年份相同,料区相同,包装相同的同一品牌的茶,是可以这样参考的
http://s10/middle/50c9626bgb1729d282119&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516387110
左边这款茶,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不错的,但凡事最怕比较
http://s16/middle/50c9626bgb172a2f3e73f&690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516387110
这是右边那款茶,浆的感觉更足,且茶叶条索浑厚,不怕不知道,一比就清楚
“优质的褐色昌泰号”:
具备饼身紧压,条索完整,茶条索之间粘合度好,是优质原料紧压后茶浸出物多所致,
“而普通褐色昌泰号”:
饼身松散,紧压度不高,呈泡状,横截面看要比优质昌泰号要厚,条索不完整,较为碎,松散,茶条索之间紧压度不够,因用料季节性的缘故,茶浸出物少,粘合度不高,故常有脱落状。
《接上文》,关于褐色昌泰号的说法,因为昌泰厂家生产的“昌泰号版纳七子饼”中,也有大量的绿色昌泰号说法。就我当初入行的时候,曾经有江湖传闻,褐色昌泰号总体口感要优于绿色昌泰号。究竟到底原因如何,曾经有一些说法是关于昌泰生产厂家的不同,当然,至于为何,那就是昌泰厂家的事情了,这里就此略过,或许新出的《昌泰大事典》里会有一些说明,这是后话。
http://img03.taobaocdn.com/imgextra/i3/82498299/T2gCd9XltXXXXXXXXX_!!82498299.jpg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22312644&
《后悔茶》--不买会后悔,买了更加后悔的茶,因为买了你才知道买少了,价格又提升了,库存也许木有了,这组茶中,精华当属最后那片黄传芳巅峰之作“无极”,集厚度、层次感、香气、回甘、大树概念于一体的,是2006-2007黄传芳巅峰期间生茶三大顶尖产品之一,另外有一款是“舍得”,还有一款暂时保密
但当初昌泰在芳村的两个代理彼此间存在竞争,厂家也无法有效调和,后来,就把昌泰号分为两种颜色--褐色和绿色,分别给这两个代理使用。其中一个代理的客户港澳马来西亚多,所以早期的绿色昌泰号有进入不少外埠。而另一家代理的货物则主要销往珠三角。但绿色昌泰号后来的销量开始锐减,而褐色昌泰号的生产量却陆续不断。到了06年,因为生产产地在思茅的景谷,但昌泰号上有写到是“版纳七子饼”有些矛盾,于是从06年开始用“景谷七子饼”文字,但唛头也是昌泰号,而到09年后,这个规格和用料的茶饼,昌泰也曾用过“印象”七子饼。
值得一书的是,以从大渡岗到思茅的景谷再进入小景谷,当年新路未修好之前,路途非常艰辛,我曾经去过三次,当年昌泰也木有太好的四驱车,要不是桑塔那就是北京吉普,一路上颠簸的厉害,避震系统既非弹簧也非钢片更不是空气避震,而是恐怖的人肉屁股避震。当然路上两边风光迤逦很野,经常有大野鸡从两旁的灌木中惊起,十分生态。去一次灰常艰辛,比上易武或者班章都劳累。而昌泰选择这里,无非是有价廉物美的生态大树毛料。需要指出的是,昌泰景谷茶厂,当年主要生产的产品有三种,第一当属量最大的“昌泰号”且褐色版本居多,第二就是千家峰金竹山系列,第三就是曾经在03-04年间生产过两批的蓝色版“恒丰源”有说“极丰源”系列,后来就停止生产,改做熟茶了。这三种品牌无一在05年前全数用小景谷的原料压制饼茶。其间的区分是,昌泰号版纳七子饼用的是综合大料,而“千家峰”是用精选最好的景谷地区的金竹山的超级大树茶为原料,出厂价格是版纳七子饼的三倍以上。当然从汤水细腻度,已及超级树龄的野韵,昌泰号版纳七子饼是无法和金竹山系列比拟的。当年千家峰金竹山系列的出厂价格是和易昌号一样的,足见厂家对此产品之期待和重视。
褐色昌泰号这篇小文续写了三次,大都泛泛而论,笔者无意太过孜求把纷乱的历史问题三言两语交代的很清楚,因为的确有些复杂。但总体而言,给了昌泰版纳七子饼爱好者一条清晰的思路,抛砖迎玉。按照这个思路,认真的鉴别好每批褐色昌泰号,找出自己心中喜爱的口感。
应该说,褐色昌泰号的用料就是小景谷原料,越是早期,原料野韵更足,褐色昌泰号历史上曾经大量生产,可能木有大师说的600吨,但也绝非100吨以下这么少。期间批次很多,有大票,内飞,包装纸的区别。即便同样大票,内飞包装纸也有不同批次出现,晚期未必就一定差过早期,甚至晚期一点的比一些早期一些的更好也有。总而言之,在外地原料尚唯有进入小景谷的2003-2006期间,昌泰号用的基本都是纯纯的景谷料,想要好一些的当然就是高高在上的“千家峰金竹山"系列,至于昌泰号褐色版的,我想哪批用了纯春茶,而又有精挑细选的,哪批口感自然就最佳,反而批次间时间差距前后不是问题。
http://s1/middle/50c9626bgb0f8a16a62a0&690
最近海峡对面有很多关于褐色昌泰号的争论,源于《普洱壶艺》38期华山论坛的一次评比,然后引发了一次论坛上的普洱口水大战。我很少上论坛,不是朋友叫到,都两耳不闻论坛事。直到有次去到昌泰广州办事处,见到陈卫,他喊我上去论坛帮帮忙,解释一下,我才知道关于褐色昌泰号,还有一个电话门的小插曲,发觉台湾同胞的可爱天真一面,只是源于实在不想玩论坛,也没有IP注册,也就不了了之了。
http://s8/middle/50c9626bhb0d6fb39cca7&690
谁知道后面的事情还越演越烈,有种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态势。我想无非是信息不对称,就我而言,所以这些都是很小儿科,我无需要打电话给陈卫,都能把问题三五百个字说的个水落石出。
只是按广州原老市长的话说,水清则无鱼,即便真的把它说个一清二楚又如何呢?况且我也不是厂家的发言人,我的说法只能按我的逻辑见解和与昌泰的渊源,以及当初所有经手人的相熟综合得出。
值得玩味的是,我入行之初,第一批销售出去的茶,就是这片褐色昌泰号。当初好朋友极力推荐我一定要订这款茶,而我把集中力百分百都放到了易昌号去了。
和某大师们不同的是,我更喜欢和厂长们打交道,厂家下成本ORDER,厂长在成本上限下都有主观能动性的,或者说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所以就意义而言,和厂长打交道更有意思和实际。当然这和我当年进入昌泰的时机有关系,当初我是在昌泰内忧外患的时机进去,所以没有太多外来竞争,随着市场的领悟,很多人也跑到昌泰去,争代理争产品,这个时候董事长和总经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当然,这都是在褐色昌泰号以后的事情。
昌泰茶厂历史上,大量持续生产的产品有三大类,第一当属易昌号,第二就是昌泰号,第三是云雾园茶。除此以外就是几百个五花八门的品牌,有些持续两三年,有些也就一闪而过。
大量生产昌泰号版纳七子饼,因为昌泰在思茅小景谷有建厂,当初小景谷的原料物美价廉,基本都是生态化的大树茶,70%的原料都是大树,所以早期昌泰号用料是否大树小树,不存在争议,了解景谷现状就了解昌泰用料。但从03年--06年,昌泰集团的确有大量生产过昌泰号系列,原因第一是这个原料的确物美价廉,第二是有某代理大量订购,某代理当初虽然实力雄厚,但脚步也是亦步亦趋,有些不够大气,只订成本较低的昌泰号,当然从风险可控性而言,这也无可厚非,但他们也错过了昌泰最经典的易昌号产品,这是后话。
大量生产昌泰号的结果,就是用料量大,这里就不得不说季节茶的问题,从年头生产到年尾,不可能持续用到春茶,以小景谷的原料特性,茶质偏淡,春茶尚可,秋茶和雨水茶就非常之薄。这么多批的昌泰号不可能保持口感均衡,有时候还落差蛮大。所以对某论坛只是以年份来甄别茶,我有自己不同看法,我所接过的褐色昌泰号大货,哪怕前后相差一个月,都会有落差。当然到底如何就看八方高手辨茶能力了。
累了,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