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号音调有多种,应该专持一种吗?
(2008-12-31 20:43:45)
标签:
宗教佛法《华严经》音调慧远台湾杂谈 |
分类: 佛海拾贝 |
把佛教东西拿到舞台上实在并不是我们近代的构想,在几百年前古人就已经在做。《大藏经》里面有一本书叫《归元镜》,好像在台湾我看到翻印的单行本,不知道是哪一家印的,我看到过。《归元镜》是平剧的剧本,里面的内容当然是佛法,不是佛法怎么会收到《大藏经》里面去?所以《大藏经》里头有剧本。这个剧本是三个故事,统统是净土宗的,一共有三出,第一出是慧远大师的,庐山慧远大师一生的故事用舞台剧表演出来,第二出是永明延寿大师,第三出是莲池大师,它一共有这三出戏。词非常之美,里面所讲的统统是佛法,用舞台剧表演。这是很好的构想,是一位法师写的,我想那位法师一定很喜欢唱戏,所以把佛教这个东西编成剧本。
至于唱歌、歌咏就太多了,你看《中华大藏经》第二集里面,我过去浏览的时候看到、发现,我看的是平装本,平装本都有这么厚,好像有三本还是有四本,分量相当之大,里面全部都是歌词,它没有谱曲,统统是歌词,都是演唱的。由此可知,在古代用歌咏方法来弘扬佛法非常的普遍,实在到近代,佛门缺乏音乐人才,缺乏艺术人才,这也是佛法衰弱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像从前那样不断的提倡歌舞、戏剧来把佛法发扬光大,我相信社会对佛法的看法会不一样,不会像现在人一看到佛法都认为是很消极的,都是反感,认为是迷信,给人很错误的看法,所以这是我们应当值得来提倡的。
譬如用电视连续剧,《十六观经》就是很好的材料,我们观想照这个样子把它做出来,常常演,帮助人观想,想想极乐世界的情形。还有像《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要编成连续剧是最好的材料。每一参可以编一个单元,演个一个礼拜到十天,把它播完。一部《华严经》,一年五十三个星期就播出来了,就播完了。这个使人家看了之后,比念《华严经》的兴趣大。这个连续剧他看完之后,《华严经》的内容他知道了,他就想到去找这部经来看,所以能够诱导大家学佛,入佛门。纵然他不想看经,佛法的种子他已经种下去了,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要努力的方向。所以佛陀在世都是以音乐、以艺术来弘扬佛法。(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台湾大专讲座 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