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号音调有多种,应该专持一种吗?

(2008-12-31 20:43:45)
标签:

宗教

佛法

《华严经》

音调

慧远

台湾

杂谈

分类: 佛海拾贝
答:不一定。音调可以变化,如果一种音调念烦了、念累了,可以换一种,但是有个原则,就是音调一定要念得能够叫自己心定下来。我们现在有许多种的录音带,像五会念佛那个声调就很好听,但是不能叫心定下来。那种音调在什么场合去念?对初学的人,表演,像唱歌一样,很好听,不错,可以叫人种善根。但是真正念佛的人不适用,因为它不能叫我们把心定下来,它里头变化太多,听起来是很好听。所以我们看到像其他的宗教,往往在电视台、在国际上都有唱圣诗歌咏的表演,其实我们佛教不是不可以做,也应该要做,我们的梵呗音韵非常的优美,像五会念佛,都可以到舞台上去表演、到电台视上去演奏,可以能够度很多的众生。

  把佛教东西拿到舞台上实在并不是我们近代的构想,在几百年前古人就已经在做。《大藏经》里面有一本书叫《归元镜》,好像在台湾我看到翻印的单行本,不知道是哪一家印的,我看到过。《归元镜》是平剧的剧本,里面的内容当然是佛法,不是佛法怎么会收到《大藏经》里面去?所以《大藏经》里头有剧本。这个剧本是三个故事,统统是净土宗的,一共有三出,第一出是慧远大师的,庐山慧远大师一生的故事用舞台剧表演出来,第二出是永明延寿大师,第三出是莲池大师,它一共有这三出戏。词非常之美,里面所讲的统统是佛法,用舞台剧表演。这是很好的构想,是一位法师写的,我想那位法师一定很喜欢唱戏,所以把佛教这个东西编成剧本。

  至于唱歌、歌咏就太多了,你看《中华大藏经》第二集里面,我过去浏览的时候看到、发现,我看的是平装本,平装本都有这么厚,好像有三本还是有四本,分量相当之大,里面全部都是歌词,它没有谱曲,统统是歌词,都是演唱的。由此可知,在古代用歌咏方法来弘扬佛法非常的普遍,实在到近代,佛门缺乏音乐人才,缺乏艺术人才,这也是佛法衰弱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像从前那样不断的提倡歌舞、戏剧来把佛法发扬光大,我相信社会对佛法的看法会不一样,不会像现在人一看到佛法都认为是很消极的,都是反感,认为是迷信,给人很错误的看法,所以这是我们应当值得来提倡的。

  譬如用电视连续剧,《十六观经》就是很好的材料,我们观想照这个样子把它做出来,常常演,帮助人观想,想想极乐世界的情形。还有像《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要编成连续剧是最好的材料。每一参可以编一个单元,演个一个礼拜到十天,把它播完。一部《华严经》,一年五十三个星期就播出来了,就播完了。这个使人家看了之后,比念《华严经》的兴趣大。这个连续剧他看完之后,《华严经》的内容他知道了,他就想到去找这部经来看,所以能够诱导大家学佛,入佛门。纵然他不想看经,佛法的种子他已经种下去了,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要努力的方向。所以佛陀在世都是以音乐、以艺术来弘扬佛法。(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台湾大专讲座 1988/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