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秘密:抓住人心,忽悠、操纵!

(2020-04-22 15:36:21)

书评:

《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

作者:Scott Galloway.

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

我喜欢这本书(特别是行文优美的英文版)。作者是个反复创业者,也是纽约大学的营销学教授。

他说,这四个巨头有科技吗?有。

行业选得准吗?准。

但是,它们巨大的成功归功于抓住了人心,无耻地、不遗余力地忽悠、营销、操纵人们的行为。比如,苹果手机的营销利用了人性:死要面子、互相影响、崇拜时尚、不惜饿肚子、罩上一点宗教色彩、追星色彩。越是低收入,越需要有苹果手机。

又比如,脸书比任何同行都更巧妙地利用了人们交往、表现和炫耀的欲望。

此书对四巨头的营销策略的分析之尖锐、细腻,是书的精华。

然后,他分析了自己在纽约时报担任董事、代表二股东利益时与管理层的博弈。他用这个经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传统企业已经成为巨头的小小玩物。即使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报纸也只能在媒体的盛宴上捡一些面条屑。

哪些企业会后来崛起,加入巨头的行列?作者分析了阿里巴巴、特斯拉、优步、沃尔沃、微软的优点、缺点。在分析阿里时,他说,阿里的中国标签让它在海外没有性感。而性感sex appeal 是营销之精髓。不管是否合理,大家认为中国企业带着这样的嫌疑:剥削工人、假货、违反知识产权、政府干预!

阿里巴巴在中国讲的故事很不错,但是在海外,它讲得不好。... 它与政府的关系也影响了它在海外的性感。附图。

作者还讨论了两个问题:政府是否应该逼着四巨头拆成若干个公司,以减少它们对世界的控制?在这种极端的世界里,年轻人如何思考自己的就业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