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下酒》169、孔子雅言

标签:
孔子论语下酒雅言文质彬彬君子杂谈 |
分类: 论语下酒 |
《论语下酒》169
孔子雅言
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就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作为周王朝的官话,正像现今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作为当今的官话一样。这种正宗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要知道,孔子是山东曲阜人,平时谈话多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施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对此,《论语》也作了记载: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何为雅言?朱熹《集注》将“雅”解释为平常的常,那么“雅言”就是常言。他说诗、书和礼,都是切近于日用平常,孔夫子常常要讲,所以这是属于常用的话,这是一说。何晏的《论语集解》说,汉朝的孔安国批注《论语》时认为,雅言是正言,也就是正确的话、正确的发音。这又是一说。不管怎样,雅言应该是标准的词语与发音,这样才能让全国的人民普遍懂得。于是,也就有了“标准”的意义,并且首先在官场由官方进行公开的倡导与推广,正如我们现在全国推行普通话一样。所以,将雅言作为正式的官话,标准的用语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了。看来,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也是潮人一个,也是积极推广普通话的语言规范志愿者,为规范我国的语言文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音。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国的地方方言精彩纷呈,难以统属。于是,语言规范自然就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标志了。为此,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标准化文明建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
所谓语言规范,就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
语言规范化是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具体工作有:标准语的确定,制订正音法,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出版规范词典,制定正字法,字母或拼写法的改革,字符改革,出版规范语法等。语言规范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必须要有客观根据,特别是在选择标准语时,更要注意这点。通常有下列因素使一个方言成为标准语的基础:其一,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其二,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其三,代表整个语言发展的趋向;其四,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个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即汉语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因为我国的北方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区。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都在这个地区。由于旧的书面语——文言跟口语日益脱节,十二三世纪以后,形成了一种与北方口语紧密结合的书面语——白话。许多重要的文学著作如《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是用白话写的。不仅说这个方言的人占70%,通行地区也约占说汉语的地区的四分之三,而且许多方言区的人也看得懂白话文,会写白话文。所有这些因素使北方方言成了汉语标准语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分布很大,各地语音有差别,于是选择了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因为近六七百年以来,元、明、清三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北方方言里的北京话影响最大。“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使北京语音成了“国音”。解放以后,我国定都于北京,北京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根据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规定汉语标准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工作。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5年10月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接着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当时中央确定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了民族共同语的标准,给普通话下了科学的定义,制定了“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1956年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后又出版了《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机构。教育部、广播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普通话语音教学广播讲座”。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普通话语音研究班。从1958年起,多次召开“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197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的通知》。198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普通话的推广有了法律依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此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看来,说雅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哦。孔老夫子率先而行,敢当时代的先锋。我们理应紧紧跟上,君子雅言,雅言君子啊,这也许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具体表现之一吧。
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