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古今七律第一
格律诗又叫“沈宋体”,是唐代的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王力《诗词格律》)律诗可分为五律、七律和排律。笔者不曾听说五律、排律哪首排名第一,只听说争论七律哪首排名第一?众所周知,唐代的格律诗独步古今,无出其右者,换言之,如果一首诗在唐代排名第一,基本上在中国古今就是排名第一。
其实,入选七律哪首排名第一的也就两首。其一为崔颢(704-754,河南开封人)《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另一首为杜甫(712-770,河南巩县人)《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那么,哪首为七律第一?
1、前人的评价
南宋诗论家、诗人严羽(生卒年不详)《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文艺批评家胡应麟(1551-1602)《诗薮》云:“此章(按:杜甫《登高》)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者。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当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两个著名评论家一个推崇《黄鹤楼》,一个推崇《登高》。
2、笔者的评价
作为河南人,笔者对两位河南的前辈诗人,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说说自己的意见。笔者赞同胡应麟的说法,综合分析认为《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理由如下:
2.1 才情
崔颢《黄鹤楼》、杜甫《登高》都是充满才情的佳作,相比来说崔诗才情高于杜诗,面对崔诗连“诗仙”李白也敛手,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用模糊数学理论,在才请上给二诗打分的话,崔诗95分,杜诗90分。
2.2格律
律诗,顾名思义,要严守格律。《黄鹤楼》中第一、三、四句不合平仄、颔联不对偶(一般或绝对要求对偶),也就是说,该诗不能作为学习律诗的典范。而杜诗格律完整(参见胡应麟的评语),首联(不要求对偶)、颈联、尾联均为偶句,而且对仗工整、平稳,尾联(不要求对偶)为半对偶(尾联读法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也就是说,杜诗可作为学习律诗的范本。不过,以此为范本学习难度太大,也许会望而却步。
2.3 杜甫的道德优势
中国传统,一个艺术家如果做人不行,其艺术作品就会减价(普通艺术家作品增值不如道德楷模),如蔡京的书画、秦桧的宋体字、王铎的草书(明代第一),阮大铖的五古(明代第一),郑孝胥的字等等。相反,有些艺术家由于是道德楷模,艺术作品为人尊崇,如岳飞的词与书法(这里不讨论真伪)、文天祥的诗词(就艺术而言,部分作品缺乏才情,如《正气歌》,但多数人认为文相国的诗词不可当作文人作品看)等。在道德方面,杜甫显然较道德表现普通的崔颢有优势,“他(杜甫)是一位谨守儒家忠义准则的人,系念生民与系念朝廷,在他是未曾须臾离之的事。”(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2.4 春天的故事
2015年春天,与老同学甘君育境拜访了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历史解读派代表作家、杂文家郭灿金老师,闲谈中说起哪首为七律第一。郭老师认为《黄鹤楼》为七律第一,笔者认为《登高》为七律第一,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认识,郭老师认为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的不同所致,也许文科生推崇才情、崇尚浪漫,理科生推崇格律、崇尚严谨吧。
http://s10/mw690/001tHOqity6SpYmGvNv49&690
网络图片,感谢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