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工艺--爱的体现(寻根--老工艺)

标签:
手工编织寻根传统文化育儿 |
分类: 心灵手巧 |
http://sign.liba.com/img_baby264146_1699890.png
穿着妈妈为我织的衣衣,吃什么都特香!
看到亲子新一期的《寻根》征集,寻找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这个创意真是太有深度了,在育儿博客里此类话题,太值得切磋了,肯定能有不错的反响。
太多传统的东西在岁月的冲积下流逝,留下的只是遗憾与回味。作为70末出生的我,接受的也是传统文化在新社会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缩影。而我们的下一代,这种传统文化也许会越来越少,也许会发扬光大,这叫要看我们是如何寻根,如何创造!
也许传统的棒针编织,并不算什么大的工艺,但随着机器化的生产,这种工艺手法,也渐渐不被现代人接受,越来越多现代妈妈尤其是年轻妈妈(80后)的居多,对那种传统的女红已经不再青睐,即便也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力”了。这个力指的是能力、精力、耐力。
因为这种细功出慢活的女红,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已经渐渐的被机器化商品所取代。留下最多的只是美好的回忆,回忆起我们儿时,穿着妈妈们(外婆)织的各种各样花式的毛衣在大街小巷中“走秀”,暗自在比拼谁家的妈妈手巧。回想当年,一到冬天,头上戴的、脖子上围的、身上穿的、脚下穿的,上上下下都能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妈妈特殊爱的表达方式,而这些只能留淌在童年记忆的博物馆里了。而今我们的小宝贝想要再追寻那份特有的温暖,特有的礼物,恐怕为数不多。这或多是现代生活对旧传统的一种冲击,一种缺失,一种遗憾。
宸妈的那套手工编织手艺在现代编织书籍上自学成才的。至于启蒙老师是,大学里同寝室的闺房密友的点播下,学会织完一条围巾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围到手套再到衣服,极有天赋的自学到如今这种境界。现代学习最好的工具就是书籍,什么东西都包罗成象,只要你敢学,就没有学不会的,在实践中见真知。
宸宝还未出世前,宸爸是独享这种温暖的受惠者,什么温暖牌情侣装在宸妈的巧手下根本不是问题。虽然工程巨大,但成就感非凡。结婚证上的合照,就是在宸妈巧手下编织出一张不与人雷同的婚照。如今有了小宸宝,宸爸的那种殊荣毫无疑义的转加到宸宝身上了。自宸宝出身后,宸妈在空闲之余,估算了一下,也织了五件衣衣,有些还是整套的哦。
宝宝衣的编织步骤虽然跟大人的一样,可小,省时间,又省钱。一到冬天,满大街的宝宝衣服,可合心意的没几件。不是样式看中了,就是颜色不中意;样式款式看中,可价钱又不合意,诸如此类的遗憾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为宸宝准备的那些入冬礼物里,宸妈的资本成本几乎为零,因为都是用大人不穿的毛衣线二次利用或一些小线头合理搭配出来的,但价值却是无价的。
以下宸妈为宸宝准备的入冬礼物的展示:
品牌:宸妈牌温暖牌
成本:1元(钮扣)
价值:无价
拥有者:宸宝
可爱的小熊为冬天增加一份童趣!
反面更有一番天地!
这件就是刚刚完工,不久将来,将会是一整套的亲子装哦,羡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