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顶部的四种方法(11月18日)

(2017-11-18 09:23:59)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

在股市中,投资者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这是因为股价在底部徘徊的时间较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考虑,但在顶部经常是高点的时间非常短,不少投资者还没有来得及卖出,便开始下跌了。市场上有“底部百日,顶部三天”的说法,说明逃顶的难度。市场的高手往往也是会逃顶的高手。投资者如想在投机性非常的股票市场上生存和获利,必须学会一些逃顶的技巧和方法。 

一、政策特征。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政策调控将直影响股市,在历史的走势中,可以看到许多头部是由政策调控造成的。 

二、利好出尽将形成头部。在股市中,由于信息的对称性,庄家有时利用掌握的信息在低位开始悄悄进货,并一路推高。等到消息证实时,反而是庄家逢高派发的好时机,这种情况被市场称为“见光死”。当股价已连续上涨非常大的幅度后,出利好消息反而容易形成头部。投资者想学会成功逃顶,就必须了解庄家常借利好出货的手法。 

三、市场现象特征。当你周围的人都争相谈论股市已经挣了大钱的时候;当买证券类报纸、杂志买不着的时候;当一个股市新手都敢给你推荐股票,并说这是庄股,目标位要拉到多高多高的时候;当卖冰棍的老太太都来买股票的时候;当大型股评报告会人满为患的时候;当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极端不好的时候;当开户资金大幅提高的时候、、、、、、以上现象出现时,市场已在顶部或是顶部区域,投资者应开始减磅离场。 

四、技术特征。当一个顶部出现时,技术分析方法可以给出明确的头部信号或卖点信号。如果我们学好技术分析,将可以在图形上提前发现顶部。 

1、当K线图在高位出现M头形态、头肩顶形态、圆弧顶形态和倒V字形时,都是非常明显的顶部形态。 

2、当股价已经过数浪上升,涨幅已大时,如5日移动平均线从上向下穿10日移动平均线,形成死亡交叉时,将显示部已经形成。 

3、在K线图上,如在搞位日K线出现穿头破脚、乌云盖顶、高位垂死十字都是股价见顶的信号。 

4、周KDJ指标在80以上,形成死亡交叉。通常是中期见顶的信号。 

510RSI指标如运行到80以上,预示着股指和股价进入极度超买状态,头部即将出现。 

6、宝塔线经过数浪上涨,在高位两平头、三平头或四平头翻绿时,是见顶信号。 

7MACD指标在高位形成死亡交叉或M头时,红色柱状不能继续放大,并逐渐缩短时,头部将形成。 

8、股价随布林线上升较长时间,当股价向穿越BOLBI,又下穿BOLBI,随后再下穿BOLB2时。 

9、当长期上升趋势线被股价向下突破时。 

投资者逃顶时要坚决果断,一旦发现信号,要坚决卖出,决不能手软和抱有幻想。即使是卖错了,也没有关系了。因为,买入的机会非常多,而卖出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因为股价通常运行在头部的时间非常短,大大少于在底部的时间,一旦逃顶不坚决,很可能被套牢。

热点展望:S佳通600182第三次股改工作有希望近期展开,从上市公司佳通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由于大股东占有总股本44.43%有股份,流通股只有50%,极利于流通股东在股改中获得良好回报,但是大股东由于身份的原因,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属外商投资企业,股改工作须经商务部批准,大股东目前如纯粹只为获得股份上市流通的权利,不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就得向流通股东付出较高的对价,如104或者5股,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但对于大股东将来的投资回报是不理想的,因为上市公司目前所从事的轮胎制造存在原材料高企、同行竞争激烈,利润低的现状,将来公司的股价表现平谈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股改+资产重组同时进行,对公司的发展无疑是最好的,既利于流通股东接受,又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股价上涨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但是大股东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新加坡佳通轮胎私人有限公司均在轮胎行业,没有目前被市场所认知的新兴、高成长产业,那么通过内部资产重组仅只是空中楼阁。当前时间进入2017年年底,这对于仅存于股市、仍在交易的、唯一的、未股改上市公司而言,时间上是紧迫的,当然机会仍然大于风险。对于未股改上市公司S佳通600182,大股东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03年,以不到1亿资金,拍买到控股权,虽然通过资产置换,让上市能够正常运转,但上市公司业务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稳定发展。


                                    沙漠雄(李德升)20171118   于深 

     免责声明纯属个好,博文随笔供投考,成投。投者据此操作,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