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围普跌 A股踌躇(7月7日早评)

(2017-07-07 08:02:43)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

早上好!喝茶写博,延续前一交易日升势,昨日A股盘中一度“跳水”后温和收红,上证综指3200点整数位失而复得。伴随市场人气回暖,两市成交放大至近4800亿元。近期市场资金一直趋紧,央行连续11天保持资金净回笼,机构资金也连续4日保持净卖出,昨日沪股通也呈现净流出。3200点附近压力犹存,2000亿元的成交显然不能构成有效动能,若成交不能继续释放,回落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

今日经财要闻:一、周四(76)欧美股市双双下挫,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挫,道指跌逾150点,受累于科技股再次大跌,纳指更是收跌1%;欧洲央行或放弃购债计划,欧股承压跌至11周低点。金价企稳,并连续两日小幅上涨,市场正在等待今晚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尽管昨日的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但市场担忧情绪并未消散油价冲高回落后小幅上扬。ADP就业数据不及预期施压美元指数再度走低,欧元领涨非美货币。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报告针对金融风险防范提出,探索金融机构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开展长效机制建设。三、中原地产最新发布的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深圳全市住宅成交105万平方米,较2016年下半年下滑40%。但是,在成交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全市均价却非常稳定,从去年11月的54986/平方米,至今年6月份的54492/平方米,跌幅不到1%。四、上交所与安徽证监局签署《监管协作备忘录》。五、金砖国家通过加强传统医药合作联合宣言。六、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债券通”首次面向境外投资者直接发行

   大盘回顾:昨日,沪指早盘低开后保持震荡,盘中一度反弹翻红,在权重股回调带动下午前跳水;午后开盘,两市企稳,沪指探底后翻红,最高触及3215.95点,创出本轮反弹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17%收于3212.44点,深证成指上涨0.01%收于10562.06点,创业板指上涨0.13%收于1839点,中小板指下跌0.03%收于6966.82点,两市共成交4764.54亿元,较前日稍有放大。昨日两市盘中很有看点:上午股指一直在开盘点位附近震荡,煤炭、有色等二线蓝筹,新能源汽车、无人零售等题材概念表现强势,临近中午,复星医药盘中闪崩,医疗板块集体下挫,其余白马股也纷纷走弱,临近午盘收盘不到10分钟时各大指数集体跳水。午后,随着保险和有色板块的企稳,指数再次收复失地,最终各大指数再次收红,且重心上移。

技术分析: 在沪指周三上破了重要压力3193点之后,沪指周四在盘中展开大幅震荡,最终两市各大股指均以阳线报收并再创新高。目前上证综指处于轨道内运行,但由于上轨线开始接近孤岛向下缺口3229.95~3238.90点区域,技术压力较大。正是由于沪指上方面临着32303240点一带的缺口压力,因此预计后续沪指将以震荡走势为主,而深市尤其以创业板为主的中小盘股,有望接过领涨大旗,带领市场继续走高。综合分析:随着监管力度加大与IPO常态化推进,主题与概念炒作,或再融资减持等方法短期内难以奏效。同时, 7月流动性的边际放松进入尾声,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已经缓解,风险偏好已经回调,此前看反弹的逻辑已经兑现,市场缺乏进一步向上的边际动力,投资性价比下降。市场爱说的“五穷六绝七翻身”,“五穷”似有所应验,“六绝”却没有出现,“七翻身”能不能成立?从基本面判断暂时仍看不到端倪,但基本面也不至于会成为行情的“累赘”。技术面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沪指形态上已构筑了一个标准的上升通道,市场欠缺的只是成交量。尽管我们总在期盼市场能够出现由价值推动的上涨行情,但在A股市场,要出现这种行情并不容易,以固有习惯,依然是只有资金才能推动行情的上行。也因此,判断市场行情的性质,目前仍需要从成交量方面去着手。

投资建议:目前对大盘股的警惕不能放松,其稍有动作就能推高指数,但若没有量能的跟随,也容易再度跳水;尤其中报业绩增长的中小创成长股,其比价效应已经非常明显。若指数持续高位横盘,量能萎缩,要小心调整压力。

热点展望:近日消息驱动行情较为明显,短期看低估值蓝筹会持续表现,但周期拉长到下半年,市场仍以区间震荡为主,由于上半年部分蓝筹超额收益较为显著,不排除中小盘成长板块有阶段领跑的可能。投资者近期可重点关注表现强势的无人零售、涨价概念、业绩预增等题材概念类个股。


                               沙漠雄鹰(李德升)201777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