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眩晕
眩晕是人体自身的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一种运动性幻觉。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被称作颈源性眩晕。颈源性眩晕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以及交感神经等各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痉挛、狭窄而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此类患者常在头颈部旋转或颈部过伸时诱发;反复发作的眩晕,当眩晕发作时常伴有耳鸣耳聋,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
眩晕分为真性眩晕与假性眩晕。前者表现为患者感到房屋向一定方向转动或感到天旋地转,自己不能保持身体平衡,甚至会摔倒。后者即一般统称的眩晕,是病人自感头昏蒙、头脑晕乎乎,或头重脚轻而无旋转感觉。常见的眩晕有脑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此外尚有眼源性眩晕、外伤性眩晕、躯体疾病引起的眩晕以及神经官能病引起的眩晕。诊断与鉴别需要临床医生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做出。
颈源性眩晕是可以预防的,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正确的坐姿,避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电视,避免冷风直接吹凉颈肩背部;睡眠时枕头的高度与自身一拳高为宜,从肩部垫实。乘车时避免急刹车损伤颈部。
文:陈关富
发表于《攀枝花晚报》.生命健康版(2012-06-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