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肉头阿咚
肉头阿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57
  • 关注人气:9,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拍“天坛”

(2014-10-31 21:29:12)
标签:

阿咚

天坛

摄影

分类: 数码像素—影

我去拍“天坛”
1【靳大妈和张大妈】两位大妈都80多了,我们一起看60、70多岁的年轻人练太极扇,聊的好开心。突然把镜头调个头,对准她们,她们就是这个表情,然后更开心。

 

    我去拍“天坛”

 

    近期拍了一段时间的“天坛”。不是“天坛”,是天坛公园里那些人。
    为什么要去拍“天坛”?是很多摄友拍“天坛”那些人的片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些摄友拍摄的片子已经蛮精彩了,其中质量(丫丫)、追光逐影、方圆、唐人、行者是我认识的。于是我也背着相机去了。第一次就没动手,索性花了半天的时间“看”。随着后来的拍摄,我的认识逐渐形成——天坛已成为京城老年人文娱体育活动最大的聚集地,它就是当今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当下民俗,而不是过节庙会的老民俗表演。


    直白的记录不是我的目的,单一抓住某一个体的神态或姿态也相对容易,抓些大头像更是唾手可得。可我更想透过画面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某种特殊的神态和姿态,增加影像的形式感或者趣味性。

    我已经拍了十几次了,单说路途所花费的时间积累下来也蛮让人叹息,快门下了数千次,但成果寥寥无几。后来跟拍的摄友说我要求太高,其实不然。只是我选择的方式对“时间、空间的某种偶遇”有些要求,而自身的眼力不济才是障碍。尽管如此,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相信,在这么集中的场所中,那种所谓的“偶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它像幽灵一样异动,戏弄着我注视的方向和焦点,同时给我磨砺的机会。我相信,坚持能够让我“看见”更多、预判得更准。

    思索已经延伸的一些旁枝末节,这里不多说了。只将思索的主线列在这里,并贴出部分片子与摄友交流。

    1、在天坛这种杂乱的背景中,什么可以加强形式感?
    2、是什么在这些熟视无睹的场景中构建起趣味性,特别是那种具有幽默性质的趣味点?
    3、面对这种社会现象,如何透过镜头传达出具有思想性的表达?

 

 

 

 

我去拍“天坛”
2【青春飞扬】

在早个零点几秒下快门就更好了,那“青春”老汉的右手还在空中……

 

 


我去拍“天坛”
3【避之不及】

 

 

 


我去拍“天坛”
4【褂子】

 

 

 


我去拍“天坛”
5【神州70号】

 

 

 


我去拍“天坛”
6【鹤翔神功】

 

 


我去拍“天坛”
7【风车】

 

 

 

 

 

我去拍“天坛”
8【时尚见面礼】

 

  

 


我去拍“天坛”

 【能上能下】

 

 


我去拍“天坛”

             10【无题】

 


我去拍“天坛”
11【八十的标志】

 




我去拍“天坛”
12【无题】


 

 

 

 

我去拍“天坛”
13【太极球-1】

 

我去拍“天坛”
14【太极球-2】



我去拍“天坛”
15【太极球-3】

 

 

 

 

影像语言与文字语言不同。我尝试一下相声的三翻四抖。

我去拍“天坛”

我去拍“天坛”

我去拍“天坛”

我去拍“天坛”
16【蹭】
因为拍摄过前面三幅,看到这个情景我才兴奋不已。

 

 

 

 

夸张,往往可以形成“可乐”的趣味点。

我去拍“天坛”
17【同唱一首歌】

 

 


我去拍“天坛”
18【健步侠】

 

 


我去拍“天坛”
19【事必躬亲】

 

 

 

我去拍“天坛”
20【杯具】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影子的位置变化都能够为形式感提供帮助,甚至人的神态、姿态,色彩的搭配也是形式感的内容之一。

我去拍“天坛”
21【天坛亚克西】

 

 

 

我去拍“天坛”
22【回音壁】

 

 

 


我去拍“天坛”
23【打羽毛球】

 

 


我去拍“天坛”

           24【这厢有礼】

 



我去拍“天坛”
25【描秋】

 

 

 


我去拍“天坛”
26【“星”途】

我拍了三次,只有这次终于盼到了焦外的景况。

 

 


我去拍“天坛”
27【无题】

 

 

 


我去拍“天坛”

 28【无题】

 

 

 


我去拍“天坛”

29【无题】

 

 

 


我去拍“天坛”
30【御批】

 

 

 


我去拍“天坛”
31【镜头的力量】

 

 


我去拍“天坛”
32【无题】

 

 

 

 


我去拍“天坛”
33【无题】

 

 

 


我去拍“天坛”
34【无题】

 

 

 


我去拍“天坛”
35【无题】

 

 

 


我去拍“天坛”
36【无题】

 

 

 


我去拍“天坛”
37【无题】

 

 

 


我去拍“天坛”
38【无题】

 

 

 

 

我去拍“天坛”
39【空竹-1】

 

 


我去拍“天坛”
40【空竹-2】

 

 

 


我去拍“天坛”
41【无题】

 

 

 


我去拍“天坛”
42【无题】

 

 

 


我去拍“天坛”
43【无题】

 

 

 


我去拍“天坛”
44【无题】

 

 

 


我去拍“天坛”
45【关键张】

 

 

 



我去拍“天坛”
46【小貂“蝉”与老刀“螂”】

 

 

 


我去拍“天坛”
47【熬】

 

 

 


我去拍“天坛”
48【铁扇公主】

 

 

 


我去拍“天坛”
49【京腔京韵自多情】

我总想拍出他们票友那种摇头晃脑的劲,尝试一下。

 

 


我去拍“天坛”
50【情不自禁】

很多观众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场地里的表演扭动身躯…… 

 

 


我去拍“天坛”
51【硝烟未尽】

 

 

 

 


我去拍“天坛”

我去拍“天坛”
52【吃哪国奶的劲】

 

 

 

以下这一幅是我此轮拍摄中最中意的图。
我去拍“天坛”
53【无动于“中”】

一个很平淡的场面,却折射着“代沟”的距离,一个老年社会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我去拍“天坛”
54【国家大事】

 

 

 


我去拍“天坛”
55【独舞}

同伴跟我说,有的人不是来跳交谊舞的,是来……。我说,那又怎样。老年的孤独谁人能懂。

 

 


我去拍“天坛”
56【只为红妆】

 

 

 

还能碰上很温馨的场景:
我去拍“天坛”
57【无题】

 

 


我去拍“天坛”
58【无题】

 

 

 

拍这类题材,光线并不太重要。有时甚至散射光更容易些。但一旦有合适的光线,是上帝酬勤额外的照顾:
我去拍“天坛”
59【静静的酣战】

光线是逆顶光,正好中间那位穿的白色T恤衫成了反光板。为了那一个持牌的缝隙,我下了十几次快门。

 

 


我去拍“天坛”
60【葫芦情丝】

同样是逆顶光,乐谱变成了最好的反光板。

 

 

就这样吧,吓我自己一跳,贴了64幅图。打住。

我有时间还会继续去天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