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咚天坛摄影 |
分类: 数码像素—影 |
1【靳大妈和张大妈】两位大妈都80多了,我们一起看60、70多岁的年轻人练太极扇,聊的好开心。突然把镜头调个头,对准她们,她们就是这个表情,然后更开心。
在早个零点几秒下快门就更好了,那“青春”老汉的右手还在空中……
影像语言与文字语言不同。我尝试一下相声的三翻四抖。
夸张,往往可以形成“可乐”的趣味点。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影子的位置变化都能够为形式感提供帮助,甚至人的神态、姿态,色彩的搭配也是形式感的内容之一。
我拍了三次,只有这次终于盼到了焦外的景况。
29【无题】
我总想拍出他们票友那种摇头晃脑的劲,尝试一下。
很多观众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场地里的表演扭动身躯……
一个很平淡的场面,却折射着“代沟”的距离,一个老年社会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同伴跟我说,有的人不是来跳交谊舞的,是来……。我说,那又怎样。老年的孤独谁人能懂。
拍这类题材,光线并不太重要。有时甚至散射光更容易些。但一旦有合适的光线,是上帝酬勤额外的照顾:
59【静静的酣战】
光线是逆顶光,正好中间那位穿的白色T恤衫成了反光板。为了那一个持牌的缝隙,我下了十几次快门。
同样是逆顶光,乐谱变成了最好的反光板。
就这样吧,吓我自己一跳,贴了64幅图。打住。
我有时间还会继续去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