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肉头阿咚
肉头阿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57
  • 关注人气:9,5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2014-04-24 06:14:16)
标签:

文化

阿咚

康庄往事

情感

分类: 图文说话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1)“你记得还有谁跟咱们一起去护水?”“想不起。你往我口袋里塞了个鸡蛋。”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两个穷地方:山西山阴,陕西绥德
    两个人物:赵杰兵,山西山阴康庄村的北京知识青年。武万山,山西山阴康庄村的农民。

 

    1970年,康庄村穷得年轻的女人留不下、外村的女人不肯嫁,村里一堆光棍儿汉。武万山不甘心一辈子打光棍,当听别的村有人从陕北花钱买了媳妇,他动了心。按当时当地的话不能叫“买媳妇”,那叫“引”——“引媳妇”,好似梧桐引着凤凰择木而栖。“买”也好、“引”也罢,关键还是得有钱!武万山东拼西凑,找到赵杰兵时,赵杰兵告诉他山西粮票不好使,借给他20斤全国粮票和30元钱。
    武万山从陕西绥德真的引回来了媳妇,全村轰动并引发蝴蝶效应。据赵杰兵后来的统计,“共计61名陕西媳妇落户康庄。此外,还有13位四川女人成了康庄的媳妇。”

    2013年,杰兵回村打井的时候,我见到了武万山。他在叨叨当年和杰兵去水渠护水时杰兵给他衣袋里塞个鸡蛋,我则问他当年去引媳妇向杰兵借的全国粮票和钱还了没有,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没有!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2)我问武万山“引媳妇”向杰兵借的的粮票和钱还了没有?他说没有,然后笑了。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3)你那年多大?19。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4)他当时到底给你家多少钱? 说好了300,终了也没给够。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5)你家人怎么就能相信呢?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6)编外知青郭凡说武万山,你把人家给骗了。武万山笑,媳妇说没有!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7)媳妇刘兰英说我们这是先结婚后恋爱……

 

 


【图片背后的故事】东拼西凑300块,领个陕北婆姨来
(8)到底有多少陕北的媳妇到了康庄?杰兵开始调查……

 

 

以下摘自 人民出版社. 《康庄往事》  赵杰兵 著


    ……

    我问他(武万山)去哪儿、干什么去?他说去陕北“引媳妇”。我一听就笑了,觉得简直如同神话。我知道村里的大小光棍想媳妇都快想疯了,但康庄目前这么个穷光景,凭什么条件娶外地的媳妇?
    我问他是否有了具体对象?他说还没有。打算和怀仁县的几个熟人相跟上去陕北绥德、吴堡一带。我将信将疑地问,这能成吗?他说怀仁县已经有人“引”回了媳妇,价格比咱们这里便宜得多。我说你们这不是在搞买卖婚姻、倒卖人口吗?他说庄稼人只知道娶媳妇,管不了那么多。我劝他慎重点,别偷鸡不成蚀把米,贴上路费还娶不到媳妇。他说等不及了。
   我又问他路费多少、吃饭怎么解决?他说带的有干粮,路费正在凑,还在粮站粜了点玉米换了些粮票。我说:你换的山西粮票到陕西不能用,我这里还有点全国粮票你先带上,钱我也可以先借给你一点……他很高兴,拿了20斤全国粮票、30元钱。

 

   ……

 

    没想到他居然把此事办成了!从陕西绥德县为自己、为康庄娶回了第一个陕北媳妇!而且“价格”便宜得出人意料。只花了200元彩礼钱给女方家长!原说的是给300元彩礼,但最终只给了200元不到的现金,不足部分用布票、粮票顶数。这样总算起来也就再加上百十块的路费和食宿费也不过300元。如果在本地取媳妇一般彩礼就得花1000多元,足足贵了三四倍。他向女方家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家在山西太原,年龄29岁……话中有真有假。就这样,19岁的绥德县刘家川公社刘家沟村的姑娘刘兰英便跟着武万山来到了康庄。她当时一路上也犯嘀咕:“过了太原,怎么不到家,还越走越远?”


    ……

   我大学毕业返回康庄,明显地感觉村里的陕西女人多了。1977年5月5日我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

   村里迁来大量的陕西媳妇,已经48个之多。她们中有24、25的,有三十几的,也有十六七的。她们为了逃避饥饿,不惜离乡背井,只身一人远处异乡。……陕北是我们老一辈奋斗多年的地方……那里的土地浸透着先驱的热血。可是革命胜利近三十年了,那里的人民却要离乡背井,真是让人痛心。这几天村里来了一户人家(陕北的)要饭,男的35,女的29,带着三个小娃娃,已经把一个小女儿送给了我村的苏杰。他们为了能在这里下户,竟然要在这里认干爸爸,先后说了两家,说的时候声泪俱下,实在可怜。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严酷的社会现实,我们的领导者是有着重大的责任的。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