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房梦”的解释

(2013-12-07 08:49:28)
标签:

阿咚

休闲

分类: 指槐夸桑—侃

 关于“房梦”的解释
在一个房子都在街上摆地摊卖的时候,你买房子的梦想可能就是做梦

两个小伙子来自河北邯郸地区,在一所京城高档住宅房产中介公司里任职。

他们说,争取“成”它几单,回家买房。

他们现在摆摊卖的房子价值3000多万。

 


 

关于“房梦”的解释

 

(一)

 

    昨日的博文原名写的是“房梦”。是前天晚上就贴好撂在草稿箱里的。本来是文有题目、图有标题(或说明文字)、博有文字的。发出之前想了一下,将题目改为“无题”,图的标题删除,博中文字取消。我想试试,看看单纯的图片本身能给观片者带来什么印象。预览再看,感觉这些图片在选择过程中更多地是从主题影响考虑,片子的形式感和趣味性都不够,图留不住人,那种隐喻便更难跃出晦涩。于是又重新填写文字,反复组合试试,甚至还曾借用第一幅图中的文字把“房梦”一度改为“为梦而生——出生?生存?生活?”,妄图给观片者施加些影响。最后的感觉是,大标题还是“房梦”为好,但过于明确,本来与我设立主题并不相关的影像被我拿来隐喻,是否过于生硬,我吃不准。图片的标题大多是借景生思,我与观片者如不能在同一语境中便多有些牵强。结果就是昨天的样子——大题目改为“无题”,后面我还特别加上了“(组图)”二字,希望能告诉读者图片之间是有关联的。博文中的三段对话留了下来,企望读者看了以后在观片时受到“房子的梦想”的影响,理解思路按我想象的方向发展。

 

    在开始拍摄的时候,我并没有这个主题。我只是想要“锤炼”一下自己的“视觉敏感性”,出门办事的时候身上带着一部轻便的机器,换车倒车的途中看见什么有趣的、或者什么形式感强的就拍下来。后来有些图片使我联想出这个主题,这之后我边留意并特别用心地想在这个主题上做些文章(拍摄)。从后来的结果看,很用心的未必可心,倒是一些无心之柳更合我意。

 

(二)

  

    从效果看,很一般。下面我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做个小结,二是把文字重新改回、补上,有兴趣的朋友再看看,这样会是什么效果。

 

【小结】 用一个案例、一次尝试就做个终结式的定论是不恰当的,所以小结只是目前我的看法。以后还会再尝试,再总结。

    1、在摄影中借用隐喻的方法去表达某种思想,是件不易的事情。它要求作者对“喻依”使用的尽可能公众化,观片者经过思考较容易理解作者的隐喻想象。但作者自己给自己框定主题后,可能看什么都能像什么,于是就“隐了喻”,而观者却不知所云。

    2、“隐喻”图片可用标题、说明,做适当的提示,作者可以和观片者做一个“能指”、“所指”的约定。

    3、如果作者之表达需要较为广泛地传达出去,朴素自然地直白表达也许更好。朴素自然一样可以精彩、耐人寻味。隐喻并不代表艺术性。

 

 

【原文】

 

                         《房梦》

 

 

关于“房梦”的解释
(1) 为梦等候

 

 

无题(组图)

 

:想找个啥样的?

:要求不高,咱不图钱。

:没房没车也行啊?

:车倒无所谓,反正也堵。房子总得有吧,二手的、小点儿的也行。

 

 

:怎么又换了?

:咳,这地方挣的多点儿。

:还累呢。

:那没辙,丈母娘逼得太紧,不买房不行。

 

 

:想过买房吗?用你的租金慢慢供呗。

:原来想过,买个二手房。现在工资涨了,可房价也涨了。首付的比例太高了,实际成交价比合同价高不少。银行里只能按合同价放贷。

:没想过回老家里干吗?

:老家房子是比这里便宜,可那里的工资也低很多……

 

 


关于“房梦”的解释
(2)十字街头

 


关于“房梦”的解释
(3)爱情的依托幻影

 

 


关于“房梦”的解释
(4)橙黄色的梦境

 

 


关于“房梦”的解释
(5)路在墙外,只有影子能上墙。

 

 

 


关于“房梦”的解释
(6)用心致极,极致房梦

 

 

 


关于“房梦”的解释
(7)红灯

 

 

 


关于“房梦”的解释  

(8)房子外的流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组图)
后一篇:肉松(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