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下

(2010-12-11 20:22:29)
标签:

阿咚

阿咚的镜头

北京

首都

堵车

地铁

交通

杂谈

分类: 图文说话

地下(1)您要是没来过长安街,就等于没来了北京。

     您要是没见过首都的堵车,就等于没来过我伟大祖国的“首堵”。

     图片中右上角有轮廓光的建筑是人民的大会堂。这是我把相机放在办公室窗台上拍的。(本篇的大多数图片高感、手持,所以效果较差。)


地下

(2)不要以为这是国庆节等待检阅的车队,这只是每天下班时绚烂和壮观。

    我不开车了。我觉得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不如站在城门楼子上挥手更豪情万丈。

    我不开车了。开车到办公楼下停车一天需要145元左右,加上堵车造成的来回邮费40元左右,一天下来不算车损就要支出185元!

    我选择地铁。上下班来回总共4元钱。


 

 

地下(3)虽然我乘坐过地铁,但几乎没有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乘坐地铁的经验。

    这场面着实让我惊着了。在一些楼梯口,人流的速度非常慢,这叫地上堵车,地下堵人。

 


 


地下(4)我想啊,是不是北京的地面上就剩下车了,人们都在地底下……

 



 

地下(5)我第一次放慢脚步(其实已经很慢了)举起相机的时候,边上有个年轻的丫头说,这么挤了,还拍照?!撑的。她说我是撑得,北京话,就是吃饱了撑的。

 



地下(6)换乘,人们像老鼠一样在地下上上下下地穿行。

 



地下(7)试着举高相机按了几张,全是头。黑头,分头、寸头、披肩、卷毛、毛线帽子……

 



地下(8)第一次我没有经验。我顺着队伍排到门口,然后就被撞了进去。中途一个大的换乘站(并不是我的目的地)我又被撞了出来、然后又被撞了进去。

     第一次我穿的很正式、很酷,俗称人模狗样的——羊绒尼子外套。晚上回家后,衣服就交给一把手、就是我老婆,让她重新缝扣子。

    第二次,我就改穿尼龙面的外套了。我还说呢,怪不得年轻人都穿着那种像猎装带腰带的尼子装。

 



地下

(9)那个时间段,谁也不服谁。因为不用扶。你见过沙丁鱼罐头里还装扶手的吗?

     我们的同胞们心贴心背靠着背肚子顶着肚子……

 



地下(10)你说我要说和一个年轻的女同事天接天的这样面对相拥着,不谈恋爱都不行,谈不成都不行。

 


 

地下(11)即使车上人少点,如果你或者上了岁数、或者你抱个孩子、或者你怀了孕,你不用担心站在那些坐在座位上玩手机的年轻人面前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会继续惬意地嵌动着按键,你是不存在的。当然,你如果聪明一点,发现有学生模样的人、特别是中学生或者高中生,靠近他们往往会有同学非常友善地为你让出座位。我们的社会正努力地教育着年轻人,长大了学会操蛋。

   图中那个灰白头发的老者,疲倦地将头倚在自己悬吊着的臂肘上,前面的年轻人们在……

 


地下(12)我估计了一下,地铁里大约有20%-30%的人在琢磨他们的手机,或游戏、或短信、或新闻小说、或……。还有MP3、MP4,MP几的,反正是很多种P。

    大约10%-20%的人在闭目思索人生。

 



地下

(13)我有时候在想,这手机就是地铁的老婆,要不然就是小三。



 

地下(14)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无论是拥挤还是松快,低头看手机的情景无处不在。人们已经被一个小小的电子物件绑架,而且还是特乐意的那种。

 



地下(15)我上班去的路上可以有一半的路程坐着,回家的路上可以有12%的路程坐着。上班全是坐着,我甚至还不时地推开座椅,站在办公桌前看那些该死的文件。

    不过上了地铁,我还是羡慕那些坐着的人们。

 


 

地下

(16)等待。北京的地铁间隔很短,等待丝毫不让人揪心。

 

 


 

地下(17)即使排成排骨状的长龙,人们不会有丝毫的焦躁。

 


地下

(18)上车的属于大臣,走车门的两侧。下车的是皇上,被挤得差不多瘪了的皇上们走当间。至于那些仆人们,他们只配坐专车,只配在地面上走。

 

 

 

地下(19)这是一个非常有秩序的场面,我被撞进撞出的情形在这种人流密度下是不会发生的。总的来说,下班略好,上班糟糕。

 



地下(20)也有人根本不在乎车来的多么频繁,多在地铁里和心上人耗些时间,总花销并不增加。2元。

 

 

 

地下(21)图片是玻璃隔墙的映像。

 

 


 

地下(22)从进口回望,想着儿子的考试卷子上一堆的红叉叉。他学的那么苦,学着去找那所谓的标准答案,然后跟着人流进大学,然后跟着人流涌向这社会,跟着这人流泄入地下……嗯,上了大学,要让他好好学英文,最好的方式是学会飞翔,飞得远远的。

 

 



 

地下(23)其实上面挺空的,可以卖个卧铺什么的。把那些喜欢坐在“老病残孕”专座的人送上去——舒服不如倒着。

 

 



地下(24)快到家了。我知道下一站我就有坐了。

 

 



地下(25)快到家了,快到终点站了。我终于坐了下来,可以专心地看着对面的人,或姑娘,或大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