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站在石景山的半山腰看石景山的首钢。
残喘首钢
北京有个石景山区。石景山区有一片首钢(区)。首钢(区)里有一座石景山。
你从五个门洞的天安门走出来,过了金水桥向右一拐弯,然后“简”直走,谁喊你“拐了”“拐了”都别听,想都不想地就沿着大马路一直走。走了那路的尽头,一座三个门洞的大门横亘在路当间儿——那就是首钢了——首都钢铁集团公司。这是一家北京人人皆知的企业,它为北京经济建设和发展贡献很大、很大。但它同时也给北京带来很大的污染。
为了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蓝天,首钢搬迁了,搬到唐山附近的曹妃甸,把生产运输过程中矿石(矿砂)、焦炭可能扬起的粉尘,冶炼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废气都搬那边去了。那边需要GDP,而北京更渴望和谐的BS,布鲁斯盖。换。
于是,首钢、北京的首钢开始熄火了,大多生产已经停止,个别的生产活动如同回光反照的残喘。游人们可以随意地进出。遗弃导致的衰败伴随着巨大繁杂的钢铁架构、混凝土建筑勾勒了的光影,管路、管阀中喷出的蒸汽,弯曲的铁轨映着信号灯……正好满足摄影爱好者怪异的追求,那……就是美。

(2)多数烟囱也不再冒烟,傻呆呆地看着东方崛起的高楼。

(3)厂区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铁路。道岔、信号灯、“煞头”是到首钢拍摄者镜头里的主角之一。
“煞头”:Shuttle, 梭子,在铁路上也指调车机车,来来往往,短距离行驶。

(4)
远处,一座熄火了的高炉静静地蹲在运输线上。
(5)
管道里不知流出的是什么水,哗哗地响着,弥散出刺鼻的气味。

(6)
“煞头”时而忙碌,拖带这热烘烘的钢水罐车。

(7)这里的局部繁忙并没有给人以热火朝天的感觉……

(8)
一切,都如背影一样逐渐远去……
(9)
这就是上图右侧的那个通道的回望。这是停产高炉的底部,生产的时候,钢水罐车就停在通道中,炙热的钢水从“天”而降。
(10)
拍了若干铁路弯曲的片子,都感觉太静了。在这个路口好不容易守候到这一对骑车人……

(11)这是一座还在生产的高炉。右侧那微微的红线就是钢水在往钢水罐车里流淌……
博友 转瞬之间 指出,这流出的是铁水,还不是钢水。谢谢他。

(12)
走近一点儿,走近一点儿,我是第一个走近的,可我不是最近的。同伴王叉勇敢地冲到了最前面。

(13)
押运钢水罐车的工人正在看着车辆挂车。

(14)
皮帽子是他们的共有特征,我从别人早些时候拍首钢的图上已经看见过许多的皮帽子。
(15)
一位骑车人正在等着“煞头”驶过。

(16)
少见的工人大多穿得颜色浓重,这两顶帽子煞是扎眼。

(17)
这种大下坡是我小时候骑车最爱的地方……

(18) 双炮如歌
这老哥够逗的。我们原先约好他下午到我这里来取文件。他正在公司忙,我电话给他,告诉他有人要找我去首钢拍片,希望他早点来取文件。他回答不干脆,有点吱吱呜呜的。可过了两分钟电话回来了,说的可干脆了——说现在就出发,不过是先回家取相机,然后到我这一块去拍片。

(19)我突然有一种到了798的感觉。

(20)
枝已枯,球已瘪……

(21) 首钢的后面就是京包铁路线,从这里可以通往张家口、包头。
没带架子。如果有架子,最小快门慢速曝光,
左侧那汽车和那列客运列车会拉出虚线,
图片就会有味道了。
好了,就到这里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