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襄汾阿咚杂谈 |
分类: 指槐夸桑—侃 |
昨天收了几个朋友的条子或短信,都是告诫我不要写敏%感性问题。谢谢了。其实阿咚是很注意的。一是适可而止,二是但凡感觉有些敏*感的词汇里都加些符号,目的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当然,文字中不伦不类地添些多余的“@#¥%*”,读起来别扭一点,不过不当紧,究竟不是往牛奶里倒三聚氰胺。好吧,就说说三鹿牌三聚氰胺奶粉的事。
我不相信三鹿会在生产线上众多的料罐中专门添加一个,负责添加三聚氰胺,那还了得,明目张胆的杀人三鹿是干不出来的。所以定是奶源问题。
我不相信三鹿的“严格”检验体系中包含检测原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这一项,有谁会料到原奶供应者会每天程序般地向原奶中添加“化学味精”。
我也不相信,三鹿不知道此事!都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了,三鹿还能不晓得?否则他干嘛一直瞒着,并私下和消费者签订协议(2008年5月31日,三鹿曾和温州的一位消费者签订协议,以价值2700多元的四箱奶粉封口,删除在天涯论坛的帖子)。否则三鹿为什么把这些原奶基本都用作低端奶粉的原料。
我也不相信,三鹿不是早就知道此事。三鹿自报有700多吨奶粉受到“污染”,而后涉及到的奶粉成品量更是达到1万1千余吨。按8:1(原奶与奶粉生产比例关系)的比例,涉及到的原奶约有8万余吨,绝非几个、十几个原奶供应者没几天功夫所能干得出来的。可是有些日子了。
我也不相信,只有三鹿这么干。既然是潜规则了,一定还有他人也是这么干。果真昨天央视公布的国家质检总局的报告,109家奶粉企业,22家加了三聚氰胺,占20%。但在这20%的企业中,除了“三鹿”之外,“蒙牛”、“伊利”、“圣元”、“雅士利”等众多大品牌昂首列在其中。我看正应对那个商业的定律,20%的产品,占据着80%的市场。
一个信*仰缺失的民族,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才能遏制住商人们黑心赚钱,然后再高调慈善捐款获得更多的黑心机会?
心里还是有些堵的慌,莫非我的血管内也有襄汾的泥浆裹挟着三鹿的结石。这些都属于人*祸。